“諸位愛卿平身!”
李瑛和顏悅色的掃了滿朝文武一眼,“哪個有本?速速出列奏來。”
自從被貶為工部侍郎之后,韋堅低調了許多,以往每次都是第一個出列的他再也不出風頭,每天都在尾聲階段才會站出來稟奏,今天也不例外。
“啟奏陛下,武陵大捷!”
皇帝話音剛落,年輕的兵部尚書李泌舉著笏板站了出來。
“兵部于昨夜子時接到來自武陵的奏折:杜希望于兩天前攻克武陵,生擒李琦,斬殺張蓋世;蘇慶節縱火自焚,洛陽朝廷僅剩的最后一點殘余勢力就此徹底肅清。”
“奏折在此,請陛下過目!”
李泌說著話,從袖子里掏出奏折,雙手呈上。
李瑛看完之后大喜過望:“哈哈……這真是個好消息,朕可以高高興興的過個臘八節了!
傳朕旨意,升杜希望為鎮軍大將軍、賜爵臨淄縣公,所奏諸將,俱都論功升遷,以資鼓勵!”
李泌捧著笏板領旨:“兵部遵旨。”
李瑛接著道:“湖南既已平定,便不需要再屯駐大軍。即刻弛檄杜希望,命他率部由長江南下,會合申王李祎,共同反擊叛軍,爭取盡早收復江寧。”
“喏!”
李泌再次領旨。
侍中顏杲卿出列稟奏:“武陵雖平,但湖南境內山巒起伏,異族眾多。南詔勢力在境內頗有影響,臣建議由長沙太守岳斌改任湖南兵馬都督,統領全省兵馬,以防南詔不軌。”
李瑛從諫如流,降旨岳斌由長沙太守改任湖南兵馬都督,統領整個湖南境內軍隊,保衛境內各州縣,與布政使徐長遠共治湖南,同時任命高乘擔任武陵太守。
……
早朝結束,兵部發出的羽檄通過驛站,八百里加急又送往武陵。
兩天之后,羽檄便送到了杜希望的手中。
在這幾天內,杜希望已經集結了三百多艘船只,準備率部出洞庭湖,順著長江南下支援申王李祎。
杜希望看完詔書,對麾下眾將道:“果然不出本帥所料,陛下命我軍盡快順江南下,會合申王,收復丹陽、揚州等失地。”
王難得興奮的攥拳歡呼:“哈哈……終于可以戰個痛快了,蘇慶節、張蓋世這倆酒囊飯袋不堪一擊,打起來一點都不過癮!”
杜希望的幕僚看完詔書后,率領眾人向杜希望祝賀:“恭喜杜帥榮升鎮軍大將軍,晉爵縣公。”
吳恪守抱拳祝賀:“哎呀……這可是一樁大喜事,咱們得擺酒慶賀。”
杜希望捻須謙虛:“國難未平,何喜之有?不用慶賀,大軍即刻拔營啟程,盡快趕往丹陽。”
緊接著,杜希望按照皇帝要求,派遣一名中郎將率領三百人押解著李琦北上,將他送往長安接受發落。
經過收編蘇慶節的殘部之后,杜希望麾下的將士達到了四萬人,他按照詔書要求給湖南兵馬都督岳斌留下五千人鎮守地方,隨后率部揚帆向北,駛出洞庭湖進入了長江。
從洞庭湖到丹陽大概有兩千里路程。
三萬五千唐軍順江而下,時速高達四十里,一個晝夜下來就抵達了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