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舉薦榮王出任中書侍郎之職。”
東方睿略作思忖,旋即出列舉薦李琬,“榮王出巡歸來,目前又沒有職務在身,可堪中書侍郎職位。”
李琬深知中書省的重要,自己作為一個親王入主中書省,勢必會遭到天子猜忌,絕非明智之舉,當下急忙推辭。
“多謝東方尚書舉薦,孤年紀尚輕,缺少經驗,更兼才從隴右歸來,難堪此任,斷不可擔任此要職!”
李瑛對李琬的表態很滿意,撫須頷首:“榮王遠道歸來,先休息半月再出來任職不遲。”
看到中書侍郎的人選遲遲難產,侍中顏杲卿站出來舉薦道:“臣舉薦王摩詰擔任此職,他才思敏捷,文如泉涌,之前在中書省擔任過中書舍人的職位,起草了許多詔令。
更兼在過去兩年,王摩詰擔任太原尹,將北都管理的井井有條,路不拾遺,臣舉薦王摩詰出任中書侍郎之職。”
顏杲卿話音剛落,李白出列表示贊同:“臣也支持王摩詰出任中書侍郎,他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
年已四旬的王維扭頭看了李白一眼,不知道他這是在幫自己說話還是在貶損自己?
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有這樣夸人的嗎?
另一位宰相李適之也站出來支持王維:“顏侍中所言極是,王摩詰可堪此職,臣附議!”
王維正想出來推辭幾句,坐在上面的天子已經開口:“朕也覺得王卿堪當此職,自即日起,你便卸去太府卿的職位,前往中書省出任中書右侍郎。”
按照慣例,大臣們在被同僚舉薦的時候可以推辭幾句,但當皇帝做出任命之后就要趕緊謝恩接受,否則就是目無君主,藐視圣恩。
“臣謹遵圣諭!”
王維急忙出列謝恩,愉快的接受了這項任命。
自己當初做夢都沒想到,一襲白衣動長安的翩翩公子,如今竟然入主中書省,成了大唐朝廷屈指可數的重臣。
一個蘿卜一個坑,王維調任中書侍郎,那太府寺就缺少了主官,李瑛又問腳下群臣:“何人能擔當太府卿之職?”
在李瑛的心中,其實很想把這個職位留給李琬,讓他去掌管太府寺,畢竟這個部門負責的是財政賦稅,沒有太大的權力。
但李琚就是在太府卿的位子上被判處了監刑,李瑛有些擔心李琬會有心理陰影,故此沒有主動任命,而是先征求文武百官的意思。
話音剛落,韋堅再次出列:“臣還是舉薦薛國丈,以他的才能與聲望,不應該只是在戶部擔任副職。”
太府寺雖然不如禮部重要,但太府卿畢竟是九卿之一,也是部門主官,地位肯定比禮部侍郎更加顯赫。
而且太府寺沒有太大的權力,不會涉及國家核心權力,也就不會引起皇帝猜忌,所以在薛絳的內心還是很想接受這個任命的。
“臣也認為薛侍郎是太府卿的最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