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靜觀其變的刑部尚書皇甫惟明不動聲色的站出來支持好友韋堅。
見此情景,禮部尚書東方睿也只能站出來表示支持:“臣附議,薛侍郎足堪此任!”
雖然在東方睿的內心不希望這位皇帝的老泰山離開禮部,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自己總不能因為一己之私把薛絳留在禮部擔任副手,支持他高升才是一個好友的態度。
大理寺卿李亨也很合時宜的站出來表態:“哈哈……薛老德高望重,為人忠厚坦誠,實在是太府卿的最合適人選!”
李瑛瞇著眼觀察,終于看清了腳下這幫大臣的心思。
韋堅這是一門心思的把自己的老丈人從禮部弄走,所以先舉薦他出任中書侍郎,一計不成,又舉薦他擔任太府卿。
至于原因,李瑛暫時猜不透,不知道韋堅此舉是否為了巴結皇后的父親?
至于皇甫惟明、李亨站出來支持韋堅并不奇怪,但為何東方睿也站出來支持韋堅?
按照東宮現在的局勢,兩人的女兒勢同水火,韋堅與東方睿不說劍拔弩張,至少也應該互相攻訐才對,為何他倆站到了一塊?
“既然你們喜歡斗,那就由著你們斗好了!”
李瑛心中暗自嘀咕一聲。
既然你們要斗那就讓你們斗個痛快,斗財富、斗心機、斗人脈……都隨你們,只要不影響國家大事即可。
一個合格的皇帝,首先應該學會的技能就是制衡,讓大臣們不斷的產生矛盾,這樣才有利于自己的統治,才能鞏固自己的權威。
倘若滿朝文武齊心協力,意見一致,那就該皇帝睡不著覺了!
從這一點上來看,李隆基在明知道李林甫是個奸臣的情況下依舊重用他擔任宰相,用他吸引朝野之間的不滿,關鍵時刻替自己背黑鍋,顯示了高超的政治手段。
只可惜李瑛的手底下現在缺少這么一個人才,楊國忠雖然奸詐,但卻沒有李林甫的才能,也就跑跑腿打打雜,不能擔當大任。
其他的張九齡、顏杲卿、李適之、裴寬等人都是忠臣,做不出李林甫那種奸詐卑鄙的事情,無法不擇手段的為皇帝賣命。
所以,李瑛還是很想擁有這樣一個人才,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尋找發掘。
“既然諸位愛卿都支持薛卿出任太府卿,那就這么決定了。”
李瑛和顏悅色的望著自己的老丈人,“自即日起,便由薛絳出任太府卿一職,掌管太府寺。”
“臣多謝圣人信任,愿為大唐鞠躬盡瘁,庶竭駑鈍!”
薛絳喜出望外,急忙捧著拂塵出列謝恩,并向韋堅投去致謝的目光,“多謝韋侍郎舉薦。”
韋堅急忙笑著還禮:“為國家舉賢薦能,乃是臣子的責任,薛國丈德高望重,才能超群,理當擔此重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