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道:“臣不求追謚,亦不求爵位,只求陛下能夠善待太上皇,切勿弒父……
太上皇縱有千般不對,但他在位前期卻也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讓武氏篡權之后的大唐重回正軌,再現盛世。
歷史上的皇帝盛年英明,老年昏聵者比比皆是,縱然如漢武、高宗,在老了之后也是經常犯錯。
更何況,太上皇乃是陛下的生父,陛下萬萬不可傷其性命,有悖人子之道,更會讓陛下將來背上弒父、不孝的罪名……”
李瑛心中已經料到張九齡所求的必然就是此事,這也是自己遲遲沒有弄死李隆基的原因。
放眼整個朝廷,曾經蒙受過李隆基提攜之恩的比比皆是,超過一半還要多,除了張九齡之外,李適之、裴寬、皇甫惟明、韋陟等等都是李隆基手下的重臣。
自己倘若殺害李隆基,不僅會讓天下人嘩然,更會在歷史上給自己留下巨大的污點。
以太宗李世民之強悍,在做了皇帝之后尚且不敢虐待李淵,而只是把他養在太安宮,讓他錦衣玉食的安享晚年,更何況自己的功績遠遠不能望李世民之項背!
不要說李世民,甚至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沒有幾個皇帝有膽量弒父!
或許楊廣頭上有弒父的嫌疑,但真真假假,撲朔迷離,難有定論,如果李瑛敢弒殺李隆基,那可真是破天荒的開天辟地頭一例!
就算暗中毒死李隆基,又怎能堵住悠悠眾口?
所以李瑛只能將老家伙囚禁在太安宮,讓他與世隔絕,慢慢的自然死亡……
可以這么說,只要李隆基不是拿著劍站在李瑛面前互砍,李瑛就不能弄死他。
否則,死后只能背上罵名……
既然皇帝已經當到了這個份,能不弄臟羽毛就盡量不要弄臟,名垂青史,超越太宗、漢武,未嘗不是一件讓人振奮的事情!
“老愛卿放心吧,朕會盡量善待太上皇。”
李瑛拍了拍張九齡的手背,“其實朕本來也想讓他在興慶宮像高祖那樣錦衣玉食,安享晚年。
可惜他權利欲望太重,逃出長安挑起兵戈,致使數萬將士死于非命,朕沒有辦法,這才將他禁足于太安宮。”
張九齡聞言猛然坐了起來,掙扎著從床上跳下,重重的給李瑛磕了一個頭。
“若如此,老臣死亦瞑目也!”
“張九齡在這里代替太上皇的所有舊臣,拜謝陛下的好生之德!”
“老愛卿快快請起!”
李瑛急忙彎腰把張九齡攙扶起來,讓他重新躺在床榻之上,叮囑道:“張相啊,朕就此告辭了,改日再來看你!”
“恭送……陛……下。”
張九齡的聲音變得有些微弱,微笑著目送大唐皇帝離開。
當李瑛轉身遠去的時候,兩道淚痕順著張九齡的眼角滑落,無人知道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