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與顏真卿來往書信八封,雖未謀面,卻已經將其視為忘年之交。
以老臣之見,裴寬可拜相五年左右,致仕后可將顏真卿調入中樞,加以重用,將來的成就定然會超越姚、宋,直追房、杜。”
“好啊,既然張相如此盛贊顏真卿,朕將來定然加以重用!”
李瑛高興的答應了張九齡的舉薦。
從前自己只知道顏真卿是個忠臣,是個能臣,但卻沒想到在張九齡這一代名相的眼中竟然如此高看顏真卿,那自己將來肯定要委以重任,讓顏真卿英雄有用武之地。
“咳咳……”
在連續的長篇大論之后,張九齡忍不住劇烈的咳嗽起來,
李瑛急忙端起床榻上的瓷碗喂張九齡滋潤下嗓子,又轉身來到桌子前拿起水壺把碗倒滿,重新端給張九齡,讓他再來一碗。
張九齡淚水盈眶:“勞駕陛下,臣誠惶誠恐啊……”
“張卿不必如此,朕當年多虧了你的關照,區區舉手之勞,何足道謝!”
李瑛舉著碗等張九齡把水喝干凈,繼續追問道:“除了裴寬、顏真卿之外,張相眼中可還有宰相人選?”
張九齡想了想,繼續道:“申王之子李峴為人豁達,人品端正,謙虛好學,才干卓越,將來可為宰相之才。”
“嗯嗯……朕記住了。”
李瑛再次點頭。
“財政大臣劉晏做事干練,恪盡職守,人品方正,但其性格稍軟,可為輔相。”
李瑛不得不承認,張九齡看人的眼光確實準。
除了顏真卿之外,劉晏與李峴在歷史上都曾經被拜為宰相。
李峴在李亨、李豫時期五度拜相,先后擔任過京兆尹、刑部尚書、中書侍郎,多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來更是在李豫時期一度擔任中書令。
劉晏的地位雖然不像李峴這么舉足輕重,但卻也靠著出色的經濟頭腦,在李豫時期官拜戶部侍郎、戶部尚書、京兆尹,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
顏真卿雖然沒有做過宰相,卻也在李豫時期官拜吏部尚書,加太子太師,賜爵“魯郡公”,死后被追贈司徒,加“文忠”謚號,成為了大唐文官之楷模。
“好啊……張相所言字字珠璣,朕一定銘記在心。”
看到張九齡的精神逐漸萎靡了下去,語速也逐漸變得緩慢,李瑛決定結束今天的談話,讓這位老臣好生休息。
“老愛卿你就好好休息吧,朕不打擾你了,改天再來看你!”
張九齡忽然伸手握住李瑛的手掌,眼含熱淚哽咽道:“陛下啊,臣能夠得遇你這樣的明主,雖死無憾……
但老臣臨死之前,有個……不情之請,還望陛下恩準。
如此,老臣便可以……含笑九泉了。”
李瑛也握著張九齡的手掌道:“愛卿有話直說,只要朕能做到,一定會盡量滿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