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瑛一聲令下,身為百官之首的裴寬第一個走向角落里的桌子,其他人則站在御案前翹首以待。
雖然這樣的選舉看似有些兒戲,但似乎卻又是最合理最公平的選舉,甚至比皇帝親自指定都要公平,輸了的人只能怪自己人緣不好,聲望不夠,怪不得任何人!
裴寬筆走龍蛇,很快就寫好了候選名單,等字跡晾干之后折疊起來,投進了木箱之中。
而裴寬選擇的四個人分別是工部尚書韋堅、刑部尚書皇甫惟明、戶部尚書劉君雅、京兆尹韋陟。
裴寬之所以放棄東方睿,原因是覺得東方睿能力不夠,之所以能夠登上禮部尚書的高位,靠的是政治投機,缺少高瞻遠矚的政治格局。
隨后,裴寬離開角落走回群臣之中,面帶笑容的朝顏杲卿拱了拱手。
“顏侍中,該你了!”
“好!”
顏杲卿大步流星的走到角落,提筆寫下了四個名字:韋堅、東方睿、皇甫惟明、韋陟,等到墨跡晾干之后投進了箱子里。
顏杲卿回來之后,第三位宰相李適之出馬,麻利的在紙上寫下了四個名字,等著晾干之后投進了箱子之中。
而李適之選擇的四個人分別是:韋堅、皇甫惟明、韋陟、劉君雅。
宗室出身的李適之不選東方睿的理由是看不慣他的作風,整天對薛國丈低眉順眼,有辱禮部尚書這個職位。
三位宰相選完之后,剩下的七位大臣互相謙讓,最終由退出候選的李泌首先走向角落。
一筆一劃之間,李泌選擇了四個人:韋堅、皇甫惟明、東方睿、韋陟。
李泌選擇東方睿的原因很直接,那就是在靈州的時候與東方睿交往甚密,兩人之間算是朋友。
接下來走向角落的則是禮部尚書東方睿,他第一個選擇了好友劉君雅,第二個選擇了御史大夫崔希逸,第三個選擇了京兆尹韋陟,第四個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原因最簡單不過,韋堅是政敵,皇甫惟明是韋堅的摯友,那就是自己的政敵,這倆人肯定不會選擇自己,那么自己也必須把這倆人踩下去!
東方睿回來之后輪到了刑部尚書皇甫惟明,他不負東方睿所望的選擇了韋堅、韋陟、劉君雅,以及自己。
第七個登場的則是戶部尚書劉君雅,他落筆如風,很快在紙上寫下了四個名字:東方睿、韋堅、韋陟、皇甫惟明。
選擇東方睿是因為他是自己的好友,選擇韋堅是因為認可他的能力,選韋陟和皇甫惟明是一樣的道理。
而劉君雅甚至沒有寫下自己的名字,他認為自己的履歷不足以進入內閣,再說只是個臨時內閣,還不如表現的高風亮節一點,萬一圣人能看出來選票出自何人之手呢?
劉君雅下場之后,輪到京兆尹韋陟登場,年逾四旬的這位長安最高長官謹慎的寫下了四個名字:東方睿、皇甫惟明、韋陟、劉君雅。
“呵呵……子全該你了!”
韋陟一臉微笑的將選票投進木箱之中,從容不迫的返回班列,輕輕拍了拍族弟韋堅的肩膀。
“好!”
韋堅迅速走到桌子前落座,提筆寫下了四個名字:皇甫惟明、劉君雅、韋堅、崔希逸。
東方睿是政敵,自然不選!
韋陟是同族,必須踩下去!
最后一個上場的是御史大夫崔希逸,他第一個寫下的名字是韋堅,然后是東方睿,接著是李泌,第四個是劉君雅。
當準備寫自己名字的時候,崔希逸才發現已經寫下了四個名字,已經沒有了自己的位置。
“這……”
崔希逸有些額頭冒汗,想要重新寫一張,發現桌子已經沒了紙張,無奈之下只能硬著頭皮塞進了箱子里。
“唉……我崔希逸也沒得罪人,就算我不選自己,至少也能得四五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