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江面上的霧越來越濃。
“想不到長江上的霧竟然如此大,看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也不是不可能啊!”
李瑛坐在一艘樓船的船艙內,心中暗自嘀咕了一聲。
如果這場大霧一直保持到明天傍晚,那絕對可以幫助唐軍神不知鬼不覺的摸到南京城下。
當然,李瑛早就命令岳斌制作了上千面旗幟,就算晴空萬里,也能蒙混過關,讓岸上的叛軍哨兵發懵。
李嗣業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在前,熟悉水戰的湖南都督岳斌協同作戰,擔任副將。
李瑛乘坐一艘堅固的樓船在中間,王維、李泌、令狐承、吉小慶等人陪伴左右,伍甲帶著錦衣衛在船上護駕。
大將軍呂奉仙則率領兩千御林軍散布在“龍船”周圍的艨艟上,起到拱衛圣駕的作用。
曹操曾經說過一句話“北方人不善水戰”,但這句話卻并不適用長安的軍隊。
這個時期的渭河水流量很大,完全可以航行大型船只,駐扎在長安的軍隊每年都會抽出幾個月來練習水戰,所以這支人馬絕不是旱鴨子。
后面的小船則由兵部員外郎韋芝、金吾衛中郎將馬千乘等人押送。
“傳朕命令,所有船只全部掛起叛軍旗幟!”
等所有船只做好了出征準備之后,李瑛下達了命令。
在此之前,岳斌按照李瑛的指示,在每艘船上都放了兩三面旗幟,只是沒有圣諭,誰也不敢敢擅自懸掛。
隨著李瑛一聲令下,每艘船上掌管令旗的人便挑著燈籠落下唐軍旗幟,掛起了叛軍黑紅相間的旗幟。
等時間到了子時末,大概相當于后世的凌晨一點左右,李瑛下達了起錨出征的命令。
“鳴號角起航!”
“嗚~”
悠揚的號角自帥船上響起,周圍的戰船迅速響應,一時間號角聲長鳴。
“出發!”
李嗣業手持陌刀佇立船頭,率領著一艘樓船當先開路。
隨后,四百多艘船只在濃霧中順著大江列隊向東。
由于江面上濃霧太大,為了避免船只相撞,所以由擔任副帥的岳斌統一指揮,要求船只之間保持足夠的距離,并間隔一定的時間起航。
四百多艘船只,整整用了兩個時辰才完全駛離江夏港口。
在濃霧之中,四百多艘由樓船、艨艟、斗艦、走舸、民船等各種船只組成的船隊順江而下,綿延十余里。
但夜色如同墨染,再加上濃霧氤氳,在江面上根本看不到兩邊,只能不斷的聽到鳥鳴猿啼之聲。
這還是李瑛穿越之后第一次乘坐戰船出征,由于白天勞累,便在吉小慶、馬三寶等太監的侍奉下上床休息。
“哎呀……還別說,這乘船比騎馬舒服多了!”
李瑛躺在豪華的船艙之內,睡在岳斌特意為自己布置的床榻之上,說不出的舒服愜意!
四五年前,自己騎馬出征北庭、蒙古,萬里迢迢,每天在馬上顛簸,幾乎把大腿內側磨出了繭子。
而現在,只需要在船艙內睡上一天一夜,明天就可以看到安祿山的腦袋了!
由于岳斌早就安排好了船夫,所以旅途勞頓的將士們什么也不用做,只管在船上睡覺吃飯,養足精神,準備戰斗。
一天一夜的時間下來,到了南京之后差不多就能恢復精神,保持足夠的戰斗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