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安慶緒的決定,安慶光與牛廷玠一起表示派遣一萬救兵太少了,很難擊退唐軍。
“太子啊,那唐軍可是有六七萬人,憑臣這一萬人馬根本就是杯水車薪,于事無補。”
牛廷玠抱拳懇求:“更何況在揚州城下攻打了幾次,臣的隊伍已經折損了將近兩千,實際人數只有八千出頭。”
“還望太子再撥給臣一萬人,方才有可能解了國都之圍。”
安慶緒聞言頓時拉下臉來:“兵法云攻城者‘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你的兵馬跟能元皓的兵馬加起來也有三萬人了。
而唐軍只有兩倍,難道讓你們守一個月都做不到?
如果你沒有這個能力,那就交出兵權,本太子另派能將。
我軍已經攻打了揚州十天,眼看就要破城了,你讓本太子前功盡棄?”
被安慶緒一通咄咄逼人的質問,牛廷玠無言以對,只能拱手領命。
“既然如此,臣先率兵回援,如果戰事不利,還請太子再發兵回援!”
安慶緒面無表情的頷首:“孤知道了,你回去休息一番,明天早晨出發就行!”
“不可、不可……”
牛廷玠急忙搖頭,“救兵如救火,從揚州到南京只需兩個時辰,臣豈能等到明日?臣這就回營,即刻回師!”
“隨你吧,反正你是主將。”
安慶緒面無表情的敷衍一聲,宣布今天的會議到此結束,由牛廷玠率領本部人馬回援南京,其他將領繼續督兵圍攻揚州。
半個時辰之后,瓜洲渡方面突然殺聲大作,戰鼓如雷。
安慶緒大吃一驚,急忙派遣斥候乘坐小船去查看。
斥候很快回來稟報:“李祎率領的唐軍從海上回來了,輕易的突破了太子在江上布置的鐵船連鎖,并擊潰了牛廷玠的船隊,此刻正向揚州方向殺來……”
“怎會這樣?”
安慶緒聞言又驚又喜,喜憂參半。
驚的是李祎突然回兵,那么唐軍揚言要從海上進攻徐州的情報明顯是虛晃一槍,目的就是吸引自己進攻揚州,從而給偷襲南京的唐軍創造條件。
喜的是返回南京的路被徹底堵死,這樣自己就不用擔心被大燕的將士指責見死不救,如果安祿山死了或者被擒,那自己這個太子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了。
半個時辰之后,牛廷玠率領五千殘兵狼狽逃回向安慶緒稟報:“我軍被李祎堵住了歸路,末將以多擊少,損失慘重,請太子速發大兵擊潰唐軍,方能解南京之圍……”
謀士高尚已經看明白了目前的局勢,心中知道安祿山一旦完了,那么安慶緒就可以順勢登基,而自己作為他的心腹謀士,勢必會坐上宰相的位子。
“太子啊,李祎揚言出海進攻徐州,明顯就是誘敵之計,吸引我軍來進攻揚州,好給圍攻南京的唐軍創造條件。”
“李祎手下有六七萬人,圍攻南京的有六七萬,再加上揚州城內的兩萬人,總兵力十七八萬人,如果一旦形成合圍之勢,那么我軍將會全軍覆沒。”
高尚當著眾將的面,大聲陳述利弊,反對回兵救援南京。
牛廷玠著急的道:“那么以高先生之見,該如何處置?難不成對皇上見死不救,任由國都淪陷?”
安慶緒不滿的訓斥:“牛廷玠你說話注意點,什么叫見死不救?那是我親爹,本太子怎會見死不救?”
“本太子不是派你率本部人馬先行一步,這邊攻克揚州之后即刻回師?
是你自己不中用,被李祎輕易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