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安守忠動了降唐的打算之后,田乾真并不是太反感的原因,在他的心里也想報答安祿山的提攜之恩。
安慶緒登基之后為了拉攏田乾真,在冊封安守忠為秦王的同時,也把田乾真破格提拔為越王,以求籠絡其心。
多日之前,嚴莊高調的來到燕軍大營,公開勸降安守忠,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安慶緒的耳朵里,畢竟兩地相隔不過一千里的路程,快馬傳信,兩個晝夜即可送達。
得知嚴莊公開勸降安守忠,安慶緒又驚又怒,與謀士高尚一商量,便給田乾真寫了一封密信,要求他除掉安守忠,接替他掌管這支軍隊。
田乾真在接到密信之后權衡了三日,最終決定跟隨安守忠降唐,不再繼續為安慶緒效力。
安守忠看完之后仰天嘆息:“安慶緒可真是夠狠的,在沒有問清真相的情況下,便讓你殺了我,完全不顧昔日的同袍之誼……”
嚴莊唯恐安守忠改變了主意,急忙開口:“安將軍所言極是,這安慶緒剛愎自用,性格狹隘,妒賢嫉能,他可是不止一次在祿山先生面前詆毀你。
作為太子,他與史思明、崔乾佑也是水火不容,奉這樣的一個人做皇帝,恕我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大燕朝廷走不長……”
田乾真跟著感慨:“我們當初跟隨主公起兵,是因為堅信李璘是大唐正統皇帝,堅信李瑛與武氏都是逆賊,我們的行為是匡扶正統,恢復唐室。
誰知道傳位李璘的詔書是矯詔,弄到最后我們成了逆賊,迫不得已只能擁立主公做了皇帝,建立了大燕國。
現在看來,李唐的氣數未盡,這李瑛是個不世出的有道明君,大唐王朝將會被他中興,我們創立的燕國很難抗衡,被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嚴莊連聲附和:“田將軍所言極是,大唐皇帝也沒有忘記你,在冊封安將軍為縣公的同時,也冊封你為蘭陵侯,這可是天大的恩賜,咱們可不能被安慶緒影響了判斷,看不清時務。”
安守忠毅然做了最終的決定:“我隨你去一趟南京,不對……或許現在應該稱之為金陵了,我去面見大唐皇帝,同時將兒子留在皇帝身邊,讓他相信我安守忠的決心!”
“哈哈……這可真是太好了,若安將軍如此做,陛下定然對你深信不疑。”
嚴莊聞言大喜,立刻催促安守忠馬上動身,以免夜長夢多。
在嚴莊的建議下,安守忠又給長安朝廷寫了一封降書,向長安告知自己決定響應大唐皇帝的招安,率部歸唐,并奉命出征渤海國。
在出征之前,這支人馬暫時屯兵河內郡境內,請朝廷給各路兵馬修書,不要再發起進攻,免得引起誤會。
安守忠目前只有一個妻子梁氏,并未納妾,膝下僅有一子一女,其子安成義今年只有四歲。
因為后方不穩定,安守忠出征的時候便把家眷帶在軍中照顧,現在要帶著去金陵倒是省了事。
這在燕軍之中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地盤不固定,隨時可能被唐軍收復,所以很多將領都把家眷帶在身邊,以策萬全。
“義兒還小,夫君要送他去南方定居,妾身也不放心,就讓我帶著女兒跟兒子一塊住吧?”
梁氏舍不得兒子,請求隨行。
嚴莊解釋道:“大唐皇帝在南方只是暫時的,等戰事結束了,他就會返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