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小慶回到金陵之后向李瑛竭力舉薦楊良瑤,說他水性嫻熟,在江里游的比蛤蟆還要快,請陛下一定要重用他,讓他替你掌管遠洋船隊。
“楊良瑤?”
李瑛一直對這個小太監的名字有點印象,但卻又想不起此人在歷史上曾經留下過什么事跡,此刻聽了吉小慶的舉薦,突然猛地想了起來。
“朕知道了,這楊良瑤不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代表朝廷出海的航海家嘛!”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官方記載的航海家并不是鄭和,而是唐朝年間的宦官楊良瑤。
李豫在位期間,楊良瑤被委以重任,率領使團從廣州乘船出海,穿過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一直抵達了地中海,代表大唐求見大食帝國的君主,請求達成聯盟共同夾擊強大的吐蕃王朝。
黑衣大食此時也被吐蕃人打的節節敗退,掌權的阿拔斯家族爽快的同意了大唐的結盟請求,雙方互贈禮物,達成聯盟,約定東西夾擊吐蕃。
楊良瑤率領船隊離開地中海返回廣州,最終回到長安見到了德宗皇帝李豫,向他報告了這一喜訊。
李豫喜出望外,賞賜楊良瑤為侯爵,封散騎常侍、兼任殿中省知事,成為了唐廷重要的宦官。
楊良瑤的航行歷程超過了一萬多海里,距離甚至比明朝時期的鄭和還要遠,在時間上更是早了八百多年。
但楊良瑤出使的目的是聯盟,并沒有訪問沿途的國家,而且只有一艘船遠涉重洋,因此沒有像鄭和下西洋那樣造成巨大轟動,在歷史上也沒有多大影響。
若不是李瑛在穿越之前創作了一部穿越到唐朝的小說,曾經在資料里看到過這個名字,可能也就埋沒了這么一個人才。
“真是想不到啊!”
盡管已經當了多年的皇帝,但此刻的李瑛卻依舊難掩興奮之色。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自己準備展開大航海計劃的時候,上天就把中國最早的航海家推到了自己的面前,足可讓自己的航海計劃如虎添翼。
橫穿太平洋直抵美洲也許楊良瑤做不到,但讓他順著日本海北上進入白令海,尋找對岸的北美洲應該難不住他,這段距離可比去地中海近了很多。
“小慶啊,既然你這么稱贊這個楊良瑤,那就帶他來見朕!”
李瑛努力的平復了下亢奮的心情,故作從容的吩咐一聲。
“好嘞,奴婢馬上去!”
吉小慶立刻喜滋滋的離開書房,到外面喊楊良瑤去了。
正在門外等候的楊良瑤聽說陛下要召見自己,立刻給吉小慶磕頭。
“公公大恩,小的沒齒難忘!”
吉小慶彎腰把楊良瑤攙扶了起來:“我這叫唯才是舉,陛下正在廣招水性嫻熟之人,難得宮里有人精通水性,有你在船上幫助陛下盯著,肯定會讓他更加放心。”
“公公放心,小的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楊良瑤小心翼翼的跟在吉小慶身后,一起走進了御書房。
“良瑤,快給圣人磕頭。”
來到書案前,吉小慶懷抱拂塵吩咐一聲。
楊良瑤麻利的跪在地上,稽首頓拜:“奴婢楊良瑤給陛下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