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皇帝作揖,大臣們也不能傻站著,李祎、李泌、李白、王維等紫袍大員紛紛跟著李瑛向睢陽的百姓作揖。
“陛下不能光說好聽的,你得把安祿山這個逆賊斬首凌遲,這樣才能讓睢陽的冤魂在九泉之下瞑目!”
不知道哪個膽大包天的在人群中吆喝了一嗓子,頓時惹得響應聲此起彼伏。
“說得對,我們不要陛下的道歉,我們要安祿山的腦袋!”
“請陛下殺了安祿山,祭奠我們睢陽的冤魂!”
“請陛下把安祿山千刀萬剮,挫骨揚灰,告慰我們睢陽十幾萬無辜的亡魂!”
看到原本秩序井然的百姓被煽動的怒火滔天,各種叫嚷聲此起彼伏,嚇得睢陽太守盧榮光面如土色,急忙帶領長史、別駕等幾個佐官站出來勸阻百姓不要喧嘩。
“鄉親們,陛下正在仔細聆聽你們的訴求,大伙就不要起哄了,安靜、安靜,保持安靜!”
但睢陽的百姓并不買賬,反而報以更加嘈雜的叫嚷聲。
“狗官滾遠點,不要阻撓我們替死去的親人伸冤!”
“請陛下處死安祿山!”
“安祿山罪該萬死,應當千刀萬剮!”
“盧卿,你們都退后,讓百姓們發泄一下心中的怨氣也好。”
李瑛絲毫沒有生氣的意思,揮手示意睢陽的地方官不要攔阻百姓們告狀,他們想罵就讓他們罵幾句便是。
不要說罵安祿山,就算是罵朝廷、甚至是罵自己,今天也認了!
不管任何年代的老百姓總是這樣,當你越想阻止他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唱反調,而你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做的時候,往往就會偃旗息鼓。
片刻之后,此起彼伏的叫嚷聲便歸于沉寂,慢慢的只剩下零星的吶喊。
看到睢陽的百姓不再起哄,李瑛這才一臉和藹的開口。
“朕知道你們睢陽飽受戰火涂炭,許多百姓慘死在叛軍的刀下,朕對于你們的悲痛感同身受。
諸位睢陽的父老鄉親請放心,對于賊首安祿山,朕絕不會寬赦,一定會讓大理寺以法繩之,該砍頭砍頭,該凌遲凌遲,絕不會讓他逍遙法外!
不過,安祿山目前仍舊關押在金陵,要懲罰他只能等過些日子,待大理寺的裁決下來之后,朕定會讓人把安祿山的首級送到睢陽,告慰死去的冤魂!”
盡管百姓們怒火滔天,但安祿山既然沒有隨行,這就好比千鈞之力打在棉花上,無處著力,無處發泄。
人家皇帝又不是不懲罰安祿山,也說了該殺頭殺頭,該凌遲凌遲,甚至還要把處死之后的尸體送到睢陽祭奠死去的亡魂,再吵鬧下去就有些得寸進尺了……
“好吧,既然陛下這樣說,我們就拭目以待,等候朝廷的判決!”
“相信朝廷一定會秉公論罪,讓安祿山這個賊首得到應有的懲罰。”
睢陽的鄉賢不敢再提出異議,紛紛同意了陛下的裁決。
李瑛繼續收買人心:“你們睢陽這兩年受苦了,朕決定免除你們全郡所有行業五年的賦稅,無論經商還是務農,無論打漁還是砍柴,五年之內全部免除賦稅。”
免除賦稅簡直就是這個年代百試不爽的大殺器,畢竟逝者已逝,替死去的人報仇遠遠沒有免除賦稅來的實惠。
隨著李瑛的金口玉言,現場的百姓紛紛跪地謝恩:“陛下萬歲萬萬歲!”
隨后,請求得到滿足的百姓陸續散去,人頭攢動的運河岸邊逐漸安靜了下來,只剩下稀稀疏疏的人影還在看熱鬧。
為了避免安祿山在船上的消息走漏,導致節外生枝,李瑛決定不在睢陽城逗留,下令船隊繼續順著大運河向西,等到了汴州之后再做停留。
“臣等恭送圣駕返京!”
既然陛下圣意已決,睢陽的官員不敢繼續挽留,由太守盧榮光率領佇立在運河岸邊,目送浩浩蕩蕩的船隊順著寬闊的河面一路向西,漸行漸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