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啊!”
滄州城內殺聲震天,已經從城墻上燃燒到街巷之中。
王忠嗣手下的王思禮率先攻破了北門,五萬唐軍潮水般涌進城內,叛軍就像被沖潰的堤壩,瞬間崩潰。
李歸仁死戰不退,身中數箭,最后橫劍自刎。
北門被突破,其他三門旋即失去了抵抗力,數不清的唐軍舉著火把蜂擁入城,砍瓜切菜一般收割著叛軍的性命。
殘余的叛軍僅剩一萬左右,面對著潮水般涌入的十幾萬唐軍,完全沒有招架之力,一個時辰之后戰斗便告結束。
當滄州城墻上最后一面“燕”字大旗被砍斷的時候,這個持續了三年的叛亂政權終于落下了帷幕,徹底退出了大唐的土地。
“把所有的俘虜全部押解出城,城中只留下兩萬人維持秩序,四處搜捕落網之魚!”
唐軍傳令兵策馬馳騁,高聲宣布三大統帥共同作出的決定。
經過了一夜的動蕩,到天亮之后,惡戰過后的滄州城逐漸恢復了寧靜。
李欽作為出力最少的軍團,被要求清掃戰場,掩埋尸體。
他自知出力最少,功勞最小,實力最弱,自然不敢說半個“不”字,只能老老實實的率領麾下三萬人馬清掃戰場。
文武雙全的王思禮被任命為滄州刺史,臨時維持秩序,安撫百姓。
經過兩天的清理,滄州城內外的三萬多具尸體被掩埋到城內十幾里的荒郊野外,成為了一座亂葬崗。
經過一天一夜的搜捕,唐軍確定僭越稱帝的安慶緒懸梁自盡,“偽趙王”李歸仁重傷自殺,李庭望、安太清等叛將俱都戰死沙場。
其他的叛軍文武官員,包括安慶佑、高尚、張通儒、何千年、武令珣、曹世勛、薛嵩等人全部被俘虜。
三大元帥商議之后,把俘虜們全部裝進馬車,由準備進京擔任兵部尚書的杜希望押解同行,送到長安交給陛下處置。
懸梁自盡的安慶緒也沒有被落下,被裝進了棺材里一道送往長安。
王忠嗣的職責是防御河北地區,攻克了滄州之后便匆忙帶著白孝德、衛伯玉等人班師返回幽州。
在安守忠、田乾真的進攻下,渤海國有點狗急跳墻,渤海軍甚至打算使用圍魏救趙的策略偷襲幽州,以達到逼迫唐軍撤退的目的。
但安守忠才不管王忠嗣的老巢,持續向北推進,王忠嗣只能修書調安思順退守檀州,阻擋從盧龍口前來偷襲幽州的渤海軍。
中國境內的叛軍雖然完全殲滅了,但史思明率領的八萬人還在朝鮮半島作亂,唐軍是否需要入朝支援新羅王朝尚需等待朝廷的指示。
因此郭子儀便與仆固懷恩屯兵滄州境內,一邊休養生息,一邊等候朝廷的圣旨到來。
攻破滄州的捷報八百里加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長安。
兩天之后便送到了李瑛的桌案上。
“啟奏陛下,滄州收復,叛軍已被平定!”
返回長安送信的是郭子儀的長子郭曜,他一身風霜的跪倒在兩儀殿,雙手呈上來自前線的捷報。
“哈哈……這可是前線將士獻給大唐最好的新年賀禮!”
李瑛看完捷報之后放聲大笑,下令即刻送到中書省拓印,送往全國各地的郡縣,向天下百姓宣布平定叛亂的消息。
“自今日起,大唐內亂徹底平定,往后必然國泰民安,海晏河清!”
李瑛背負雙手走出兩儀殿,眺望白雪皚皚的太極宮,發出了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
“從今往后,我大唐就可以專心致志的開疆拓土,平定周圍的藩邦敵國,讓萬邦來朝,臣服于偉大的大唐帝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