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也許不是大唐百姓最好的時代,但卻是大唐朝廷最好過的一段日子。
“清佛行動”給朝廷帶來了高達五千五百萬貫的意外之財,讓快要干涸的國庫一下子變得充盈起來。
而且五千五百萬貫還是各地政府自己截留了一部分資金之后的數字,當然這也是朝廷批準的事情,允許各地政府留下三成的資金當做“清佛專項資金”。
畢竟拆寺廟、推佛像、抄財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各地政府突然增加了一筆額外開支,總不能光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不是?
根據各地政府報上來的賬面數字來看,全國一千五百多個郡縣截留了大概一千六百多萬的費用,平均每個地方一萬多貫,這也讓各地政府的小日子過得滋潤起來。
年關到來,各郡縣陸續派人把今年拖欠的賦稅押解到了長安,位于長安西北角的國庫門前車水馬龍,前來繳納賦稅的車輛晝夜不斷,將一車又一車的金銀送進國庫。
根據戶部統計,自從進入臘月之后,國庫入賬的賦稅已經超過一千六百萬貫,占了全年賦稅的百分之六十。
而今年全國各地的總賦稅也已經交出了答卷,今年總收入兩千七百萬貫,比去年增長了四百萬貫。
這個數字既與全國的戰事逐漸平息有關,更得益于李瑛取消了宵禁政策。
自從李瑛在前年年底宣布廢除宵禁政策之后,各地政府陸續跟進,使得全國各地的夜間經濟蓬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商業賦稅。
要知道,在取消宵禁之前的那一年,大唐的賦稅跌到了近百年來的最低峰值,全國總賦稅只有一千四百萬貫。
而在這一年之前的天寶元年,全國的總賦稅為兩千四百萬貫,一下子暴跌了百分之六十。
當然,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內戰,洛陽與長安兩個朝廷并立,安史叛軍控制了東部地區的半壁山河,許多地方政府左右搖擺,并沒有按時繳納賦稅,或者拿不準應該把賦稅交給誰?
在平定了洛陽政權之后,李瑛發動弘武改革,迅速加強對各地政府的掌控,取消宵禁制度,將去年的賦稅總收入迅速拉升到兩千三百萬貫。
這個數字比起李隆基在位時期的天寶元年僅僅只是少了一百萬貫,這還是在山東、江淮、江南等地區的賦稅未能入賬的情況下獲得的收入。
到了今年,取消宵禁政策帶來的商業稅更加可觀,使得全國賦稅總收入攀升到兩千七百萬貫,已經超過了天寶元年的總收入。
太極殿上,戶部尚書劉君雅舉著笏板侃侃而談,意氣風發。
“除了各地政府將賦稅陸續送進京城之外,我軍攻克滄州之后,共繳獲贓銀三百多萬貫,目前正由杜希望押解進京。
統計各項收入,目前國庫的積蓄已經超過了七千萬貫,為我大唐建國以來的最高記錄。
臣有信心,讓明年的全國賦稅更上一層樓,突破三千萬貫,爭取早日超過開元十二年的唐史最高記錄。”
“呵呵……好啊!”
李瑛捻著胡須,掃視腳下兩百多名文武官員,感慨不已。
“朝廷有錢了,朕的日子好過了,你們的日子也好過了,朕很欣慰。”
“但朕認為,光朝廷的日子好過不算盛世,更應該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
“經過這場持續了三年多的動亂,我大唐傷了不少元氣,更有許多百姓遭受涂炭,尤其是河北、山東、江淮等地。
故此,朕決定明年在全國范圍內減賦稅、輕徭役,讓百姓們的日子好過一些。”
“陛下圣明!”
李瑛話未說完,滿朝文武便在顏杲卿、裴寬的帶領下齊聲稱頌。
“好好好……”
等大臣們的頌揚聲落下之后,李瑛繼續說道,“太宗文皇帝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不能光讓朝廷自己過上好日子,也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