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郎李昶,生母杜氏,自即日起冊封為鄧王。”
“十二郎李望,生母薛皇后,自即日起冊封為魯王。”
諸子之中因為李望的生母是皇后,所以封號在其他諸王之上,但李瑛也沒有貿然使用齊楚燕韓趙魏秦等大國作為封號,而是選擇了一個“魯”字作為這個最小兒子的封號。
一是因為許多王爵被冊封過,雖然大部分都絕了后,譬如開國初期的齊王李元吉,但還是有一些嗣王存在,哪些封號能用哪些不能用,還需要禮部去審核斟酌。
其二,直接給兒子們冊封最高等級的封號不利于將來再次擢升,故此李瑛給襁褓里的十二子李望冊封了一個“魯王”的年號。
給兒子們冊封完了王爵,李瑛又給今年出生的四個女兒冊封了公主的爵位,其中包括章仇明月的女兒李永,沈珍珠的女兒李迅、崔星彩的女兒李懿、柳綠的女兒李鈺。
相比于親王,公主們的封號基本就是個名號,沒什么具體意義,大臣們也都沒有往心里去。
“今日的早朝就到此為止吧,諸位愛卿回衙門做個安排,便都回家過年去吧,從明日起休沐三日,大年初三再舉行早朝。”
宣布完了對兒女們的冊封之后,李瑛結束了今天的早朝,在一眾宦官的簇擁下離開了太極殿。
皇帝離開之后,在場的官員俱都向杜希望祝賀,杜希望笑著一一答謝。
李祎熱情的邀請杜希望到自己家里做客:“希望啊,半年不見了,今兒個晚上到孤的家里來,咱們喊上蕭太師,小酌一杯。”
杜希望婉言謝絕:“今晚就是除夕了,申王家里還要張羅過年。再說下官也好久沒有與家眷團聚了,今日就不叨擾了,等過了年我在家中備筵,款待諸位同僚。”
見杜希望說的坦誠,李祎也就不再勉強,與杜希望夾雜在退朝的官員之中走出了太極殿。
來到皇城,吏部尚書李適之陪著杜希望前往兵部赴任,將他引薦給兵部下轄的官員,畢竟有資格參加早朝的兵部官員也只有五六個,由吏部尚書陪同赴任更能彰顯其地位。
另一邊,散朝之后李瑛并沒有去兩儀殿批閱奏折,而是準備返回大明宮過年。
忙碌了一整年,李瑛決定給自己放個假,好好的休息三天,所有的奏折都壓在御書房,等過完年再說。
李瑛的嬪妃有十個住在大明宮,五個住在太極宮,所以李瑛決定在大明宮過年,并在延英殿舉行家宴,與所有嬪妃兒女們歡度佳節。
就在李瑛鉆進馬車準備啟程前往大明宮的時候,一名宮女腳步匆匆的來到馬車前停下腳步。
“啟奏陛下,甄才人身體不適,因此派奴婢來稟報于陛下,希望陛下能夠過去探視一番。”
“身體不適?”
李瑛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自己前天晚上在楊玉環的淑景殿過的夜,這才隔了一天怎么就身體不適了?
薛皇后被兒子李儼氣的大病一場,已經讓李瑛擔憂不已,這楊玉環又湊什么熱鬧?
“想來只是爭寵的手段罷了!”
盡管認為這是楊玉環在刷存在感,但李瑛還是下令先去一趟淑景殿,探視完了楊玉環再回大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