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面帶笑容,不疾不徐的反問金乾運。
“呃……”
金乾運頓時被問的面紅耳赤,囁嚅道:“你們的使者去新羅的時候,我們給的可全都是白銀,陛下怎么能還我們銅幣?”
李瑛哂笑:“你們新羅當初借給大唐的確實是白銀,但大唐現在拿不出這么多銀子來,又不能賴賬,只能給一半銅幣、一半銀子。
這世上沒有不能用其他貨幣還賬的道理吧?
要不朕用大唐的特產頂賬也行,譬如陶瓷、絲綢、白紙等等,還有煤炭,王子想要也是可以的。”
金乾運不由得無語,那些東西的重量估計比銅幣輕不了多少,你這不是耍賴嗎?不給白銀給黃金也行啊!
但李在城卻知道自己與金乾運只帶了一百余人的隨從,別說兩百萬貫銅幣,就算是二百萬兩銀子也弄不回新羅,這趟出使長安的目的是來求援,并不是來討債的,話題歪了……
“咳咳……”
李在城咳嗽一聲,提醒金乾運不要再說話,免得起了反作用。
“尊貴的大唐皇帝,臣此番與王子來大唐并非是來討債,乃是來求援的。”
“我新羅自太宗時期臣服于大唐,距今已經一百二十多年,一直將大唐奉為宗主國,尊敬有加。”
“雖然前些年也有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我們的國王對大唐是絕對忠誠的,在前年王侍郎去我們新羅借錢的時候,我們大王毫不猶豫的借給大唐了四百萬貫。”
“要知道,我們新羅與大唐遠遠無法相比,全國一年的賦稅總和只有兩百萬貫左右,也就是說四百萬貫相當于我們新羅兩年的賦稅總和,由此可見我主對大唐的忠誠。”
李瑛頷首:“你們新羅能借給大唐四百萬貫,朕非常感謝。”
“臣與王子此來長安,絕非為了討債而來,乃是為了求援。”
李在城彎腰誠懇的提出了請求,“由于我們的使者三番五次的徒勞無功,再加上來到長安后見不到陛下,因此我們的王子才有點口不擇言,還請大唐皇帝勿怪!”
李瑛也一臉真誠的做出解釋:“李尚書啊,朕也想出兵幫助你們新羅平叛。
但年前的時候在河北境內尚有二十萬的叛軍,直到過年方才完全翦滅。
而在遼東地區,我軍與渤海國正在激戰,西邊正與吐蕃激戰,朕并非敷衍搪塞,實在是那時候抽不出兵馬來啊……”
李在城對此予以肯定:“陛下說的這些臣是知道的,也知道并非陛下見死不救。
但如今大唐已經徹底平定了叛軍,國內一片太平,百姓樂業,陛下應該能夠抽出兵馬來支援我們新羅了吧?
臣不敢求陛下發動大軍,哪怕能夠出兵三四萬人,對我們新羅來說也是雪中送炭!”
李瑛提高嗓門道:“朕已經命郭子儀在登州集結了五六萬兵馬,就算你們新羅的使者不來,我們大唐也會出兵救援你們新羅的。”
李在城喜出望外,當下跪地叩首:“多謝尊貴的大唐皇帝出兵救援,我們新羅一定會牢記你的恩情!”
金乾運雖然心中不太服氣,但最終還是跟著李在城一起跪在地上磕頭謝恩。
李瑛故作姿態的對吉小慶道:“馬上擬旨給郭子儀,讓他跨海前往半島,支援新羅國圍剿史思明的叛軍。”
“奴婢遵旨!”
吉小慶在旁邊捧著拂塵領命。
李在城高興的道:“那臣懇請前往郭子儀軍中,督促他出兵,免得他貽誤了戰機。”
“行吧,去吧!”
李瑛揮揮手答應了新羅使者的請求,回頭要給郭子儀再寫一封密信,讓他穩住新羅使者,見機行事,盡量的等史思明與新羅拼個兩敗俱傷的時候再坐收漁翁之利。
雖然新羅現在心甘情愿的做大唐的小弟,但他畢竟是個獨立的國家,現在有機會了就一定要將他納入大唐的版圖,讓大唐的旗幟插遍新羅半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