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本以為張去逸撐死也就有個三十萬貫左右,沒想到他竟然真的能夠拿出五十萬貫來!
按照李瑛穿越前的購買力對比,五十萬貫相當于五百億,說他是富可敵國毫不為過。
要知道少林寺也不過才查抄到了三百八十萬貫,而張去逸一個人竟然就貪污了少林寺八分之一的gdp,單論個人財富他應該就是皇帝之下第一人了。
“你的錢都藏在哪里?”
李瑛冷聲喝問。
張去逸跪在地上老老實實交代,這五十萬貫被他分開藏匿在三個地方,分別藏在長安城內永和坊的一座宅院,位于咸陽縣的一座別院,另外一個藏匿地點則在洛陽修善坊。
相反,張去逸長期居住的這座府邸里面并沒有多少錢,這也是前幾年大理寺上門搜查沒有找到贓銀的原因。
“你可真是狡兔三窟啊!”
李瑛讓吉小慶把筆墨端到他的跟前,讓他把具體位置謄寫下來。
張去逸雖然舍不得這半生的積蓄,但在性命和錢財之間還是選擇了性命,當下用顫抖的手在紙上將自己三座別院的詳細地址一一寫在紙上。
“除了這三處地點之外,你可還有其他藏匿臟銀的地方?”
李瑛再次嚇唬張去逸,說不定像奶牛一樣擠一擠又出來了。
“倘若你還有隱瞞,將來被朕查到了,還會誅你滿門!”
“就算你女兒不是毒殺太子的兇手,你貪污了如此巨款,那也是十惡不赦之罪,當斬滿門!”
“朕之所以給你這個機會,只因為咱們是親戚,我得喊你一聲表叔,希望你不要人為財死……”
張去逸的母親是李隆基的親姨娘,扶風竇氏出身,也是門閥之后。
竇氏最早發跡的是李隆基母親竇德妃的祖父竇誕,他跟隨李淵造反起事,娶了李淵的女兒襄陽公主,成了大唐的駙馬。
后來在李世民與李建成的奪嫡之爭中,竇誕又成功的站隊李世民,最終官拜左領軍大將軍、宗正卿、莘國公。
竇誕死后他的兒子竇孝諶受到李治重用,先后官拜太常卿、司農卿,他的女兒也嫁給了武則天的四子李旦,并生下了李隆基。
武則天篡唐之后不遺余力的打擊李唐皇室,竇德妃也因為竇氏是李家的外戚被迫害致死,年幼的李隆基沒了母親便在張去逸的家里住了三四年,因此與張去逸的關系比親兄弟都要親密。
正是因為這層關系,所以李隆基多次賞賜張去逸,并且讓他擔任了太府卿長達二十年,管理著大唐的國庫以及查抄的房產與田地,給他創造了貪污的機會。
其實,在一千多年后的年代,一個小小的縣級干部就能貪污上百億,這樣對比起來張去逸貪污的數字也就不那么駭人聽聞了。
“臣這些年撈的錢全吐出來了,絕對不敢有所隱瞞……”
張去逸一個勁的磕頭,痛哭流涕的認錯,“臣這些年來省吃儉用,每頓只吃一個菜,一年只穿幾件衣服,從來沒有亂花一文錢。
陛下就當臣為朝廷保管錢財了,請饒了微臣這條老命,讓臣了卻余生吧?”
李瑛面無表情的道:“只要你沒有隱瞞,那朕這次就饒了你。”
隨后吩咐吉小慶道:“你親自帶著錦衣衛去這三個地方查抄,將抄到的金銀財寶全部收入內帑。”
“奴婢遵旨!”
吉小慶領了圣旨,拿著張去逸寫的線索,迅速趕往錦衣衛衙門調人去了。
李瑛正愁自己手里的私房錢越花越少,這次把張去逸貪污的錢吃掉總算能讓手里寬綽一些,這也算是李儼臨死之前為自己這個父皇做的貢獻。
對于張去逸這個愛財如命的家伙來說,把他這些年的積蓄全部沒收了,估計跟要他的命沒什么區別,甚至還會讓他生不如死,也算是替死去的太子出了一口惡氣!
張去逸癱在地上無法起身,好似骨頭斷了一般,囁嚅道:“那、那太子怎么辦?”
李瑛捻著胡須道:“家丑不可外揚,就說太子突發急癥猝死,讓禮部好生下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