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響起一片拍馬屁的聲音。
李瑛心中暗叫慚愧,只不過七十五米左右的距離罷了,實在拿不出門來。
“孩兒可要獻丑了!”
李備提著雕弓走到距離箭靶三十五丈的地方,咬牙切齒的拉開弓弦,抖手射了出去。
“咻~”
羽箭帶著風聲破空飛出,不偏不倚的正中靶心,頓時引起一片喝彩之聲。
“哎呦……五郎小小年紀,這箭術可以啊!”
“才八歲的小孩竟然如此厲害,長大了一定是個神箭手!”
“崔姐姐真是教子有方啊,把五郎培養的文武雙全。”
李備收了弓箭,驕傲的走向父親,拱手道:“君無戲言,父皇何時出征,請給孩兒下令!”
李瑛笑著摸了摸兒子的腦袋:“看來是朕小瞧五郎了,既然你不怕征途勞累,那就做好出征的準備,三日之內朕就會離京。”
“遵命!”
李備像個將軍般一本正經的抱拳領命。
五歲的李馭羨慕不已,從人群中鉆出來跪倒在父親面前:“父皇既然讓五郎隨軍,那也請帶上孩兒可否?”
李瑛一只手將這個兒子提了起來:“六郎啊,你還沒有車輪高,你出征能做什么?等你將來長大了再出征不遲!”
杜芳菲也站出來訓斥兒子:“六郎休要胡鬧,你父皇日理萬機已經很累了,你就不要再給他添麻煩了。”
“我、我能翻跟頭……”
李馭情急之下在眾目睽睽之下翻起了跟頭,一口氣連續翻了三十多個,這才氣喘吁吁的道。
“孩兒方才忘了說了,我要跟父皇比試翻跟頭,父皇如果能贏了孩兒,那孩兒就不去了……”
李瑛不由得啞然失笑:“朕可沒有答應你,你的跟頭白翻了。”
李馭急的瞬間淚水盈眶:“父皇偏心,為何你跟五郎比試,卻不跟孩兒比試?”
李備上前拍著小弟的肩膀,語重心長的教導:“六郎啊,你現在還小,等你的個頭將來長得跟我一樣高的時候,父皇就會讓你隨軍出征了。”
李馭果然很聽“大哥”的話,點頭道:“好吧,那我這段時間好好吃飯,爭取到秋天的時候超過五郎,那樣我就能跟隨父皇出征了。”
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眾嬪妃各自離去,幾個皇子也各找各媽,含象殿又重歸寧靜。
在離開長安之前,李瑛又派人前往十王宅,召太子李健入宮面圣。
從宣旨太監的口中得知父皇即將御駕親征吐蕃,李健心中暗喜。
“莫非父皇想讓我監朝?哈哈……這可真是太好了!”
他按捺著心中的狂喜,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大明宮含象殿,恭恭敬敬的施禮。
“兒臣李健參見父皇!”
李瑛上下打量了這個太子一眼:“嗯……有段時間沒見,二郎又長高了。”
李健克制著心頭的喜悅,若無其事的問道:“不知道父皇喚兒臣來有何教誨?”
李瑛端起面前的茶盞呷了一口,肅聲說道:“朕準備親征吐蕃,朝政大事已經做好了部署,由九位內閣大臣共同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