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韋氏家族的榮耀,韋堅自然也沒有意見,只是對李健的品行不太了解,因此今天才留意觀察。
通過李健與眾位大臣的寒暄來看,他要比李儼的社交能力更強,無論面對誰都是一副自來熟的樣子,這讓韋堅對新太子的印象不錯。
雖然自己的外孫已經失去繼承帝位的可能,但如果能讓侄女成為太子的嬪妃,若是生個兒子,將來就有競爭帝位的希望。
當然,前提是李健能夠坐穩太子,并順利的繼位登基。
與送行的官員身穿朝服不同,以李白為首的隨軍官員全都換上了便服,這里面就包括兵部員外郎韋芝。
昨天韋熏兒登門說打算把女兒韋敏介紹給太子為嬪,韋芝夫妻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韋芝也不想一輩子活在大哥的影子之下,也想出人頭地,飛黃騰達,能夠成為太子的老丈人自然是一條捷徑。
自從李健來到現場之后,韋芝就在悄悄打量這個新太子,但李健卻自始至終沒有用眼角瞟過他這個小小的兵部員外郎。
除了李白、令狐承、崔寧、韋芝等官員隨軍出征,擔任衛尉少卿的信王李瑝也主動請纓隨軍出征。
上次跟著李瑛出征金陵,李瑝雖然沒有撈到什么功勞,但也積累了戰場經驗,掌握了很多軍事知識,他相信只要繼續好好表現,遲早有一天會受到皇帝二哥的重用,超過李亨、李琬等兄長。
就在李健跟紫袍大臣們寒暄的差不多了的時候,城內響起驟雨般的馬蹄聲,李瑛帶著五千騎兵潮水般涌出了金光門。
“臣裴寬率滿朝文武前來為陛下送行,祝陛下勢如破竹,一路大捷!”
裴寬率領滿朝文武施禮送行。
李瑛勒馬帶韁,抱拳辭行:“朕離京之后,國家大事就有勞諸位愛卿費心了!”
眾官員紛紛作揖:“此乃臣等分內之事!”
李白、李瑝等隨行官員紛紛上馬,眾星捧月般簇擁在皇帝身后,在雷鳴般的馬蹄聲中離開了金光門,朝著咸陽大營而去。
半個時辰之后,五千騎兵抵達咸陽大營,與列隊待發的一萬騎兵會合,順著驛道向隴右進軍。
目送天子的儀仗消失在視野之后,文武百官陸續回城。
李健借口在城外散散心,拖在最后面不肯走,百官也不多勸,這位太子在家中為皇后丁憂了兩個月,趁出城的機會散散心可以理解。
就在李健假裝散步之時,一個身穿緋色官袍,年約四旬的官員湊上來施禮。
“臣工部郎中周皓見過太子!”
李健急忙還禮:“周卿免禮。”
李健今天費盡心機的算計,就是為了在大臣面前刷刷存在感,吸引這些中層的官員抱自己的大腿。
有句話叫做“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而太子身份就是自己的梧桐樹,也許暫時吸引不了鳳凰,但吸引幾個喜鵲應該不難,這不就來了嗎?
“周卿籍貫何處啊?”
李健并沒有詢問周皓找自己有什么事情,倘若他是來抱大腿的豈不是把天聊死了嗎,而是用閑談的語氣與他溝通。
周皓受寵若驚:“臣籍貫河南省汝南郡,驚擾太子乃是為了稟報皇后陵墓建設之事。
再有半月就能完全竣工了,請太子閑暇之余去現場視察,指出不足之處,臣定然命人及時整改。”
“哎呀……真是有勞周郎中了!”
李健知道周皓只是找個借口和自己套近乎,當即拱手致謝,“讓你如此費心,改天孤要設宴好好答謝。”
“臣不敢當,請太子先到皇后的陵墓前視察完畢,臣方能心安。”
現場畢竟還有不少官員尚未離開,周皓也不能抱大腿太明顯了,故意把公務掛在嘴邊,這樣就不會被人攻訐自己附炎太子。
“那就明兒個去好了!”
李健也看穿了周皓的意圖,爽快的答應下來。
周皓拱手:“那臣明日在工部靜候太子駕臨。”
等官員們離開之后,李健返回十王宅,吃過午飯便以教導“好大侄”為借口進入了“莒王府”。
韋熏兒守了一百多天的寡,早已欲火焚身,李健初次嘗到偷腥的刺激,更是難以自持。
叔嫂二人好似干柴烈火,很快又攪和了起來。
事畢,李健惆悵的嘆息:“我這個太子有名無實,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權沒權,今天有個姓周的工部郎中向孤示好。
孤打算設宴款待他,但又害怕有錦衣衛暗中盯梢,不敢讓他進入太子府,你能不能幫我弄一套府邸,讓我有個秘密場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