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伴隨著抑揚頓挫的鼓點,李瑛提高嗓門,高聲吟唱。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這首詩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李白的作品。
在組建開元詩館的那段時間里,李瑛把李白、王維、杜甫、王昌齡等人公開發表的作品全部網羅了一遍,基本掌握了個大概。
根據李瑛的記憶,李白的這首《塞下曲》還沒問世,那就以彼之盾迎彼之矛。
你小子不是讓我作詩嗎?那我就用你的作品對付你。
而且,就算李白這首作品寫出來但沒公開也沒關系,你方才不是說跟朕開玩笑嗎,那朕也可以跟你說開玩笑!
你要問朕怎么知道的,那你猜猜看?
更何況以李瑛對李白的了解,他寫詩都是即興發揮,基本上寫出來就會天下皆知,留著作品以后公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李瑛話音落下,周圍的一群官員立刻紛紛稱頌,各種馬屁滾滾而來。
“陛下大才,此乃神作!”
“陛下雖然日理萬機,為國家殫精竭慮,但胸有才華,果然是張嘴即來!”
“我大唐皇帝上馬能橫槊,下馬能賦詩,雖秦皇漢武,不能相比也,便是太宗文皇帝,也是稍遜一籌啊!”
獨有李白陷入了沉思之中,總覺得大唐皇帝這首詩弦外有音。
“陛下是不是借古喻今,用漢朝的麒麟閣比喻現在?
漢武帝時期,漢軍滅了匈奴,麒麟閣上只有霍去病的畫像,而沒有其他人。
陛下的意思是滅了吐蕃之后只給李光弼進凌煙閣,沒有其他人的事情,包括我李白?”
看著李白陷入了沉思之中,李瑛呵呵笑道:“太白啊,朕的這首詩與你的‘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相比如何?”
李白苦笑:“嗨嗨……還行吧,與臣的作品半斤八兩。”
聽了李白所言,周圍的官員俱都在心中暗自搖頭。
唉……這李太白的文采確實天下無雙,但這城府就是不長進,已經做了五六年的高官了,還是如當初那般目中無人,也就是陛下包容你,但凡換個人,只怕你現在都在嶺南墾荒呢!
回擊了李白的冒犯,又讓兒子李白出了風頭,李瑛心情大好,當下催促大隊人馬加快腳步,爭取盡快抵達伏俟城與李欽率領的五萬大軍會合。
“將士們,前方距離伏俟城還有一百五十里,咱們加快馬蹄,爭取日落之前兵臨城下!”
李瑛策馬揚鞭,高聲下令。
“駕~”
李備出了風頭,心情正在亢奮之中,當下將手中馬鞭狠狠抽在馬屁股上,赤碳一般火紅的坐騎嘶鳴一聲,離弦之箭一般竄了出去。
大隊人馬隨后跟上,雷鳴般的鐵蹄踩踏的煙塵滾滾,甚囂塵上。
由于驅趕著牛羊行軍,讓這支隊伍的行軍速度大幅降低,從每天行軍兩百五十里銳減到一百三四十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