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
安守忠用閃電般的速度攻破了渤海國西京鴨綠府之后,又用了七八天分兵攻克了西京下轄的六個州縣。
而田乾真也在這段時間內從襄平相繼攻克了沿海的積利、卑沙等城池,一路所向披靡,差不多就是從沈陽打到了大連,將原先屬于大唐的疆域悉數收復。
只有田承嗣在渤海南京遭受阻擊,又不肯拿人命攻城,因此形成了僵持之勢。
安守忠知道田承嗣在刻意保持實力,當即留下副將率領一萬人駐守鴨綠府,親自統率兩萬人朝渤海國南京進軍。
就在這時,安守忠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戶部供應的糧草按照計劃半個月之前就應該送到營州,但直到現在依舊沒有動靜,既不見糧草,也不見供應官員的書信。
安守忠也不知道原因,只好親自修書,八百里加急送到長安咨詢戶部,到底幾個意思,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吃草是吧?
幸好攻克鴨綠府之后從渤海人的糧倉里繳獲了十萬石糧食,還能讓安守忠軍團維持一個半月。
但這些糧食屬于繳獲的物資,朝廷的糧餉遲遲不到,引起了遼東軍極大不滿,士氣驟降。
安守忠只好哄著麾下的將士朝南海府進軍,一邊派出斥候順著傍海道進入河北境內調查情況。
在扶余城下,王忠嗣指揮唐軍強行攻城,十萬大軍把扶余圍的水泄不通。
兩萬渤海軍據城死守,王忠嗣命唐軍筑土為堡,硬生生的堆積出了比城池還要高的一座土山。
唐軍弓箭手登上土山居高臨下的朝城墻上射擊,掩護唐軍攻城,扶余城岌岌可危。
渤海國王大武藝親自統率七萬人馬來救援扶余,奉命攻打長嶺府的白孝德探得情報便放棄了攻城,繞道偷襲大武藝的糧草。
扶余城下,渤海軍與唐軍列陣廝殺,在試探性階段互有勝負。
當渤海軍安營扎寨,準備與唐軍打持久戰,消耗唐軍糧草的時候,大武藝收到噩耗,后方的糧草被唐軍偷襲,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渤海軍糧草不濟,軍心震動,大武藝只能引兵撤退。
王忠嗣命衛伯玉率兵追襲,白孝德也在沿途伏擊,殺的渤海軍潰不成軍,陣亡兩萬余人,剩下的跟隨大武藝狼狽的逃回了龍泉府。
唐軍挾大勝之威猛攻扶余,衛伯玉提劍先登,唐軍在付出陣亡兩千人的代價之后突破了城防,順利的打開城門。
潮水般的唐軍蜂擁而入,將兩萬渤海軍斬盡殺絕,拒絕投降。
短短半個月之內王忠嗣便攻克了渤海國的西線要塞扶余城,殲敵四萬余人,重創了渤海國的士氣與實力,導致渤海國人心惶惶。
這場大勝讓王忠嗣揚眉吐氣,一邊揮兵繼續北上,一邊派遣使者趕往長安報捷。
王忠嗣兵鋒強勁,直指渤海中京——顯德府,只要拿下這座要塞,便可以兵臨龍泉府城下。
白孝德率一萬騎兵在前面開路,王忠嗣親統大軍居中,王思禮與衛伯玉各率兩萬人從左右兩翼挺進,十二萬唐軍席卷向東,所向披靡。
拖后的安思順也按照王忠嗣的命令,率領三萬唐軍攻克了人心惶惶的長嶺府。
再加上安守忠攻克西京,田乾真席卷遼東半島,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渤海國便淪陷了半壁江山。
年已六旬,本來就身患重病的渤海國王大武藝在風雨飄搖的情況下駕崩,太子大欽茂繼位。
大欽茂一邊集結了五萬兵馬增援顯德府,一邊把其他州縣的兵馬向龍泉府集結,同時派遣使者向王忠嗣詐降,希望能夠拖延唐軍進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