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
王忠嗣聽完使者的稟報冷笑一聲,“可以,先讓顯德府的守軍全部撤出,再讓大欽茂送他的兩個兒子來我的帥帳做質子。”
使者拱手領命:“小人回京之后一定將晉公的要求轉告我們大王。”
王忠嗣放聲大笑:“你只需要回去頭顱即可,身體就留下來吧!”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大唐乃是禮儀之邦,豈能不守規矩?”
渤海使者聞言被嚇得魂飛魄散。
“來人,拖下去,砍了!”
王忠嗣揮手下令,“把頭顱給大欽茂送去,告訴他投降可以,先把兩個兒子送來,再撤掉顯德府里的所有守軍。”
隨著一聲慘叫,渤海國使者的頭顱被裝進了木匣子里,由他的隨從灰溜溜的帶走。
王思禮不解的問道:“晉公殺了渤海國的使者,會不會導致渤海國的君臣改變了投降的決定?”
“如果不出本帥所料,此乃大欽茂詐降之計,只是為了拖延我們進攻的速度而已!”
王忠嗣胸有成竹的說道,“畢竟這片區域的胡人總是愛玩這種出爾反爾的小把戲,他大欽茂拿我王忠嗣當楊廣嗎?
我們這次用兵的目的不是讓渤海國臣服,而是將他們徹底滅亡,換上我們漢人來這里做官,管理這片廣袤的黑土地。”
王思禮點頭:“晉公言之有理,也許這是渤海國君臣的緩兵之計,咱們繼續按照計劃用兵便是。
我軍距離顯德府只剩下八百里,而王忠嗣從鴨綠府距離龍泉府還有一千里路程,末將以為晉公應該讓公孫諱把他的糧草給他,免得他上書質問戶部,引來朝廷調查。”
王忠嗣頷首道:“安守忠還算識時務,沒有從營州直接向北攻打龍泉府,終究奉命先去攻打了鴨綠府以及遼東半島,那就讓公孫諱把扣押的糧草還給他好了。”
殺了渤海國的使者之后,十余萬唐軍跨過遼河,繼續向顯德府挺進,并放話要在兩個月內拿下龍泉府。
看到使者的頭顱被送了回來,大欽茂這才知道想要騙過王忠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能召集滿朝文武共商對策。
經過緊急征兵與集結之后,渤海國目前還有十五萬兵力,中京顯德府駐有七萬兵馬,上京龍泉府駐有八萬。
一天的商討下來,渤海國大臣形成了兩個黨派,一部分人請求大欽茂把所有兵馬集結到顯德府與唐軍決戰,龍泉府只留萬把人閉城死守。
另外一部分人則請求按照現在的計劃分兵防御,七萬人守顯德府,八萬人守龍泉府,與唐軍打持久戰,畢竟唐軍的糧草補給就算從營州運輸,也有一千五百里的距離。
現在已經進入了六月份,只要渤海人再堅持三個月進入九月,東北大地的氣溫將會逐漸下降,到時候唐軍肯定會主動撤退。
大欽茂不敢與唐軍正面決戰,雖然雙方兵力相當,但畢竟渤海軍中有將近五萬人是近期強征入伍的新兵,再加上東南方向還有安守忠統帥的七八萬唐軍,如果渤海軍出城與唐軍正面野戰,多半是白給!
最后由大欽茂一錘定音,渤海軍按照現在的兵力部署死守中京與上京,耗到唐軍缺糧,耗到九月天氣變冷,只要渤海軍能堅持三個月,那么就可以獲得一個冬天的喘息機會。
同時,大欽茂又派出使者向在更北方游牧的契丹、室韋、靺鞨等部落求救,承諾如果能幫忙擊退唐軍,渤海國愿意分給他們一部分土地定居。
雖然這些部落實力有限,最大的也只有七八萬人,小的甚至不足萬人,但對于瀕臨死亡的渤海國來說,蚊子肉也是肉,哪怕只能請到一個援兵,也能給渤海國帶來一個人的力量!
渤海國能否延續國祚,就看他們能否挺過這個夏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