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正是雷雨季節,白狼山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下了幾場大雨,山體出現多處滑坡,只不過沒有達到損毀道路的程度而已。
在偽造之后,公孫諱完全可以謊稱路上的土石已經被清理掉,就算狄仁杰再世也難辨真偽。
“我派人清理好道路之后催促王弼快點出關,盡早把糧食送到營州,免得影響了遼東軍心,這王弼又拖延了三四天方才帶著哨兵出關探路。
誰知道王弼出關后遭遇山賊伏擊,被射死在白狼山下,我親自統兵出關搜尋賊寇無果。
因為已經耽誤了交糧的日期,我便勸副將廖勝給河南布政使寫信稟報王弼身亡的消息,并統率隊伍把糧食送到柳城。”
把事情的“經過”大致敘述完畢之后,公孫諱就開始聲討安守忠。
“這安守忠簡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晉公一心為國,為了早日平定渤海國可謂廢寢忘食、殫精竭慮,他唯恐遼東軍糧草不繼,再三要求我多派斥候刺探沿途的情況,怎會故意扣押遼東軍的糧食?
河南的糧食之所以耽誤了一個多月,一是因為天氣原因,二是因為王弼玩忽職守,安守忠不經調查便上書彈劾晉國公,這分明就是誣陷,請李侍郎一定要奏明朝廷,治安守忠一個譖陷同僚之罪!”
李峴笑道:“公孫將軍息怒,本官一定會調查清楚,讓此事真相大白。”
隨后,調查團又向臨渝關的守軍詢問,獲得的答案與公孫諱所言基本一致。
調查團到來之前,公孫諱收到了一封廖勝的書信,他已經于數日之前把軍糧送到了柳城,雖然比規定的時間晚了一個多月,但終歸送到了。
廖勝還在書信中向公孫諱求援,說是柳城的將領將他扣押下來不讓離開,等候安守忠做了決定之后才會放人。
廖勝唯恐安守忠遷怒自己,在書信中再三向公孫諱求援,讓他幫自己想個脫身之策,公孫諱便給廖勝寫信讓他不要亂說話,只要按照自己的叮囑應答,保證安守忠不敢難為他。
“那安守忠不僅誣告同僚,還私自扣押朝廷命官,將護送糧草的廖副將扣在了柳城,不讓他離開。”
公孫諱言之鑿鑿的向李峴稟報情況,“依我看,這安守忠分明是想屈打成招,逼迫廖勝做偽證,陷害晉國公,請李侍郎明察秋毫。”
在臨渝關逗留了兩日之后,李峴帶著調查團繼續北上,并于兩日之后抵達柳城。
看到由四個部門組成的調查團來到關外,柳城的將領把廖勝交給了調查團,并派人飛馬稟報正在攻打南海府的安守忠,向他報告朝廷的人到了。
廖勝對情況本來就了解的不夠詳細,再加上公孫諱的洗腦,陳述的事情基本與公孫諱講述的情況吻合。
“我與王司馬率領隊伍用了兩個月抵達了臨渝關,得知關外白狼山道路損毀,便在關內休整等候道路疏通。
大概五六天之后,王司馬帶了一百多人出城探路,不料遭遇山賊伏擊,王司馬與二十多名士卒殉國。
下官一邊修書上報河南布政使,一邊央求公孫將軍派兵護送我們一程,又用了半個月總算抵達了柳城。
雖然比規定的日期晚了一個月,但卻是因為天災人禍,再加上王司馬陣亡,實非我等故意為之。
我等進城之后便被遼東軍禁止出征,還揚言等著安守忠回來之后治我們延誤糧食之罪,下官真是冤枉死了,還請李侍郎及諸位上官替我做主,還下官一個公道啊!”
廖勝一邊陳述經過一邊痛哭流涕的跪地喊冤,請求調查天替自己做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