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雙手撫案,高興的說道。
眼見即將達成中原王朝首次征服高原的開天之功,自是讓李瑛心潮澎湃。
“對了,太白啊,那些投降的吐蕃俘虜如何處置的?”
目光瞥到站在身后的史官,李瑛又裝模作樣的問了一句。
李白攤手道:“賊兵這次還是詐降,被臣與李欽識破,他們寧死不降,除了戰死的,剩余的全部跳崖自盡了……”
“跳崖自盡了?”
李瑛差點笑出聲來,想不到這李太白也是個睜眼說瞎話的高手,但臉上還得做出遺憾的樣子,“唉……這些吐蕃人倒也忠心,禮部侍郎何在?”
令狐承急忙出列:“臣在。”
“你按照我們大唐的禮儀置辦祭品,祭奠這些殉國的吐蕃將士,表彰他們的忠心,讓他們在九泉之下安息。”
李瑛捻著胡須,鄭重的傳達了圣諭。
“臣遵旨!”
令狐承答應一聲,轉身離開了帥帳。
經過商議,李瑛決定由李欽、李抱玉率領五萬唐軍擔任先鋒,即刻從閣川驛南下殺奔邏些城。
由哥舒翰率領張守瑜、高秀巖、李光進、來曜等人統率十萬大軍隨后,李瑛統率騎兵居中,李楷洛率三萬人殿后供應糧草。
為了保證行動的隱蔽性,李瑛要求全軍將士加快行軍速度,每天至少步行一百里,爭取在七八天的時間內兵臨邏些城下,殺吐蕃人一個措手不及。
“嗚~”
隨著悠揚的號角響起,二十萬唐軍順著雪山之間的官道朝著邏些城浩浩蕩蕩的挺進。
在白雪青山的映襯下,聲勢浩大的唐軍綿延七八十里路,好似一條黝黑的巨龍盤旋在高原上。
在離開長安之前,李瑛有兩個計劃。
第一個就是親自統兵攻克邏些城,第二個就是等著兩軍會師之后自己帶著騎兵返回長安。
此刻已經進入了八月中旬,再有幾天就是中秋節,距離李瑛從長安出征已經過去了三個月,但根據驛站傳遞的奏折,長安城內太平無事,完全不用擔心出什么亂子。
在這種情況下,李瑛決定親自殺到邏些城下,站在布達拉宮的穹頂欣賞圓月,畢竟親自滅亡吐蕃更能給自己增加功績功績。
為了給兒子李備刷功勞,李瑛命他與二十三郎李瑝跟隨李欽的先鋒部隊一同進軍,畢竟作為先鋒建功立業的機會更多。
“不過呢,二郎你可要吸取上次的教訓,不要逞能,只需要學習如何用兵即可。”
在李備上馬之前,李瑛拍著兒子又長高了的身體,殷切叮囑。
李備抱拳領命:“父皇請放心,孩兒就是李將軍麾下的一名小兵,一切聽他吩咐。”
李瑝跟著抱拳:“陛下請放心,五郎交給臣弟照應便是!”
李瑛揮手:“去吧!”
隨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李瑝、李備叔侄帶領了數百騎兵越過長龍一般的隊伍,快馬加鞭向前追趕最前方的李欽而去。
李白捻著胡須夸贊道:“呵呵……蜀王小小年紀便有這份上進之心,更兼有勇有謀,實乃社稷之幸,大唐之幸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