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得好啊!”
望著腳下堆積如山的尸體,哥舒翰忍不住放聲大笑,“「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便是如此,我大唐皇帝真是殺伐果斷!”
李白翻了個白眼:“陛下慈悲為懷,殺俘的命令不是他下的,而是我李白下的。”
“李御史下的?”
哥舒翰先是一愣,隨即再次大笑,“哈哈……真不愧是寫出「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文豪。
在過去的一年內,這些吐蕃狗占據有利地形,殺死了我軍三萬將士,現在總算讓他們血債血償了,殺得好,殺得好啊!”
李白大笑,捻須道:“面對著山谷中賊兵敵骸,李白詩興大發,昨夜又賦詩一首,回頭請諸位將軍指點一番。”
哥舒翰連連擺手:“太白先生折煞我等了,俺一介武夫才認識幾個字?能夠讀完太白先生的大作就算不錯了,哪里敢說什么指點,折煞哥舒翰也!”
又閑聊了片刻,眾人再次上馬,在數百騎兵的簇擁下甩開大部隊,朝著前方一百五十里之遙的閣川驛繼續前進。
青藏高原南部山脈林立,而且全都是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雪山,不要說人類無法翻越,甚至就連動物都不存在,從邏些城想要來到這一片區域,只有走達木、閣川驛這一條路線,所以也不用擔心遭遇埋伏。
哥舒翰一行快馬加鞭,半天之后抵達了閣川驛。
從唐軍攻占閣川驛到全殲唐蕃官道中的守軍,已經過去了十余日。
在李瑛的部署下,李欽、李抱玉率領三萬人扼守唐蕃官道的出口,憑險據守,將吐蕃人走出山谷的大門牢牢鎖死。
而馬璘則與呂奉仙率領剩下的四萬人馬扼守閣川驛,并在前方設伏,捉拿前來閣川驛通信的吐蕃人員。
在過去的十天內,先后有數十人前來閣川驛公干,全部被暗中埋伏的唐軍截獲,有來無回,至今沒有一個人逃脫,這也意味著八百里之外的邏些城目前依舊不知道北面的戰況。
作為吐蕃交通要塞的閣川驛如今飄揚著大唐的旗幟,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莊嚴神圣。
“吁~”
哥舒翰勒馬帶韁,在李白的引領下,與李楷洛、來曜一起走進了御帳,對著身穿龍袍、頭戴武弁的大唐皇帝納頭便拜。
“臣哥舒翰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按照大唐制度,官員們日常覲見皇帝并不需要跪拜,只有在舉行重大禮儀的時候才需要行跪拜禮,但哥舒翰這是第一次見到李瑛,所以需要行跪拜禮。
哥舒翰原先在隴右節度使王忠嗣麾下效力,后來被分派到新任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麾下效力,再后來因功接替皇甫惟明擔任隴右節度使,李瑛還從來沒有見過他本人,奏折倒是看了十幾封。
只見眼前的哥舒翰身高大約在六尺三寸左右,折合到后代將近一米九的樣子,膀大腰圓,魁梧雄壯,高鼻梁大眼睛、絡腮胡子,完全是突厥人的長相。
“呵呵……哥舒愛卿辛苦了,快快請起!”
李瑛滿面笑容的彎腰將哥舒翰攙扶了起來,說了一番勉勵的話語。
“臣李楷洛(來曜)參見陛下!”
跟在哥舒翰身后的李楷洛與來曜也跟著施禮,不過兩人都與李瑛見過面,所以只需要行軍禮即可。
“免禮。”
李瑛回到御案后落座,吩咐吉小慶給幾名武將搬凳子來賜座,三人謝恩后畢恭畢敬的坐在了凳子上,聆聽教誨。
李瑛又向哥舒翰詢問了他率領的軍隊近況,獲悉從唐蕃官道中殺來的唐軍主力共有十一萬七千人,另外還有三萬輔兵負責糧草供應。
“哥舒將軍率領的兵馬與朕率領的兵馬總兵力已經接近二十萬,可以一路向南直搗邏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