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快快免禮!”
李瑛急忙上前一步,將這位名義上的姑母,血緣上的堂姐扶住,讓她不必跪拜。
“公主為大唐做出了巨大犧牲,這跪拜之禮就免了!”
金城公主感激不已,躬身謝恩:“多謝陛下體恤!”
隨后,李瑛吩咐禮部備宴,熱誠的對金城公主道:“不管姑母此行為何而來,咱們先用膳再議事。”
金城公主也不急著闡明來意,微笑道:“一切但憑陛下安排。”
一個時辰之后,豐盛的酒宴備好,除了金城公主之外,隨行的尚東贊等數位吐蕃使者也受邀入席。
李瑛首先開口說了一些歡迎的客套話,最后舉杯敬酒:“大軍出征在外,宴席簡陋,還望姑母勿怪!”
金城公主舉杯回敬:“承蒙大唐皇帝厚愛,妾身感激不盡,這杯酒,妾身敬陛下。”
在一番客套話之后,金城公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將此行的目的如實相告。
“妾身無能,雖然入蕃三十年有余,然未能阻止兩國刀兵相向,有負中宗皇帝所托,愧對大唐列祖列宗。
今大唐皇帝英明神武,德蓋四方,親統大軍來伐吐蕃,猶如神兵天降,終使吐蕃贊普尺帶丹朱幡然悔悟。
故此,贊普特遣妾身前來覲見大唐皇帝,表達歸順之意,愿稱臣納貢,歲歲修好。
惟乞陛下寬宏大量,赦免尺帶丹朱不敬之罪,令其世世代代永為大唐鎮守邊疆。”
聽完金城公主這番話,李瑛總算確定了金城公主是代表吐蕃來投降的,而不是來求和的。
求和是在相對平等的情況下,劣勢方向優勢方請求罷兵休戰,兩國恢復睦鄰和好的關系,而不會提出稱臣納貢的條件,這是兩者之間的區別。
李瑛也不客氣,隨即詢問尺帶丹朱投降是無條件投降還是有條件投降,這兩者之間有極大的不同。
金城公主隨即把尺帶丹朱的條件托出。
吐蕃愿意向大唐稱臣納貢,但懇請保留吐蕃國號,吐蕃愿意接受大唐向吐蕃派遣官員治理地方,但請給吐蕃王室保留參政的權力。
“呵呵……”
聽完尺帶丹朱的條件,李瑛捻著胡須沉吟。
戰局發展到這種地步,大唐皇帝御駕親征,四十萬唐軍合圍邏些城,吐蕃已經沒有任何談判的資本,李瑛自然不會同意保留“吐蕃”國號這個條件。
吐蕃不像西域那些只有十幾萬人的小國,可以設置安西都護府實行羈縻統治,吐蕃是個擁有將近五百萬人口的大國,而且地處高原,如果發生動亂很容易封鎖險要,清除境內的唐軍,從而實現復辟。
要想徹底掌控高原,必須把吐蕃貴族遷到中原地區定居,徹底消滅吐蕃王室對高原的影響力,派遣漢人官員管理地方,才能逐步讓高原上的居民接受漢人文化。
所以,尺帶丹朱妄想保留吐蕃國號,以大唐的藩屬國存在,這個條件根本不能讓李瑛接受。
“姑母啊!”
李瑛思忖了片刻,緩緩開口,“你也是李家的血脈,是我們大唐的公主,朕在這里就與你坦誠相待。
盡管朕很想賣姑母一個面子,但朕作為大唐皇帝,就要為大唐社稷考慮,為大唐的將來考慮,為大唐的萬民考慮。
如果贊普誠心歸順大唐,朕定然以親王爵位相授,讓他選擇全國任一地方作為封地,并且世代承襲,子孫罔替。
但贊普所說的保留吐蕃國號,共同治理高原,這兩項請求,恕朕不能答應。
如果姑母站在朕的立場考慮,你就會理解朕,如果換了贊普坐在朕的位置,相信也會做出相同的抉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