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布達拉宮內的叛軍開門投降,唐軍迅速控制了邏些城,哥舒翰率領大軍隨后入駐,并派使者快馬加鞭趕往四百里之外的達木城稟報大唐天子。
“哈哈……諸位愛卿,邏些城已經被拿下了,吐蕃王國就此滅亡了,壓在我們大唐頭頂的這座大山終于被鏟平了!”
接到喜訊的李瑛放聲大笑,隨即帶著李白、呂奉仙等文武官員離開達木城趕往邏些城。
同時派遣使者八百里加急返回長安報捷,告訴滿朝文武,吐蕃這個威脅了大唐王朝一百多年的對手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此刻正是八月底,高原上天高云淡,蔚藍的天空一碧如洗,照耀的沿途湖泊晶瑩剔透,李瑛一路策馬高歌,意氣風發。
八月的羌塘草原正是格桑花海,唐軍的馬蹄踏過倒伏的吐蕃戰旗,驚起成群食腐的禿鷲。
湛藍湖面倒映著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冠,好似給大唐的冕旒上鑲嵌了一顆耀眼的寶石。
李瑛一行輕騎快馬,僅僅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就從達木城抵達了邏些城。
這座昔日的吐蕃國都此刻到處飄揚著大唐的旗幟,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身穿明光鎧、魚鱗甲、山文甲的大唐士兵,吐蕃百姓躲在家里瑟瑟發抖,不敢隨便出門。
在哥舒翰的安排下,投降的吐蕃軍隊暫時被安置在布達拉宮周圍的幾座軍營,沒有命令不得擅自走動。
布達拉宮里面的所有人員全部被清空,由李抱玉率領一萬人把守,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得知皇帝駕臨,哥舒翰帶著高仙芝、封常清、李欽、李楷洛、李抱玉等將領來到布達拉宮腳下迎接,高呼萬歲。
“呵呵……諸位將軍,辛苦你們了!”
李瑛向眾將領抱拳致謝,“大唐一定會銘記你們的功勞。”
眾將齊聲道:“此皆陛下運籌帷幄、謀劃有方之功,臣等不敢言功!”
“諸位愛卿,隨朕進去參觀一番這座修建了一百多年的吐蕃王宮。”
身穿龍袍的大唐天子負手走在前面,帶著一幫文武大臣穿過威嚴的宮門,走進了巍峨莊嚴的布達拉宮。
穿越之前,李瑛曾經游覽過二十一世紀的布達拉宮,此時的布達拉宮與后世相比沒有那么雄偉壯觀,那畢竟是經過了千年擴建創造的碩果,但這個年代的布達拉宮卻構筑了雄偉的框架,為后世的那座布宮奠定了基礎。
游覽完畢,李瑛下詔在布宮正殿舉行慶功宴,凡校尉以上的將領皆可出席,并宰殺牦牛一千頭,犒賞三軍。
攻克布達拉宮之后,唐軍共俘獲吐蕃舞伎、歌伎、樂匠一千余人,全部交由禮部侍郎令狐承管理。
在禮部官員的部署下,上百名吐蕃舞伎翩翩起舞,為數百名大唐將校表演充滿了高原風情的舞蹈。
為了表示對吐蕃舊臣的尊重,李瑛派人將金城公主、赤松德贊母子請來赴宴,另外還邀請了達扎路恭、尚東澤、仲巴杰等數十名昔日的吐蕃大臣,一步步的籠絡人心。
酒過三巡,李瑛當眾宣布追謚尺帶丹朱為“歸義王”,由大唐的官員與吐蕃舊臣一起為他舉辦葬禮,以親王的禮儀隆重下葬。
金城公主內心五味雜陳,既為大唐統一高原欣慰,又為丈夫未能保住吐蕃的基業遺憾。
但能夠在唐軍的幫助下鏟除蘇毗、東則布這幫逆賊,也算為丈夫報仇雪恨了。
東則布等叛黨殺害了尺帶丹朱之后隨便扒了個坑將他的遺體埋掉,甚至連墓碑都沒有,死的毫無尊嚴;現在大唐皇帝追謚他為親王,給他一個體面的葬禮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多謝陛下厚葬我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