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白的打擊下,邏些城境內的吐蕃寺廟被悉數關閉,大量的僧人被強制還俗,最后剩下兩千多名虔誠的佛教信徒,被一名中郎將率領一千唐軍押送著前往隴右安置。
經過了一個月的忙碌,李瑛總算把吐蕃的軍事與政事梳理的井井有條,而這時候已經到了九月底,高原上的夜晚已經變得十分寒冷。
接到圣諭的顏真卿安排好了手頭上的事情,帶了數百隨從沿著李瑛進軍的路線抵達了邏些城,他驚訝的發現這條新開辟的道路比原先的唐蕃古道竟然近了三四百里的路程,騎馬可以節省兩天的時間,徒步則可以節省七八天。
“臣顏真卿參見陛下!”
顏真卿在布達拉宮參拜大唐皇帝,并歌功頌德,“陛下雄才偉略,超秦皇邁漢武,便是太宗文皇帝也要略遜一籌。
此番平定吐蕃,徹底解除了懸在大唐頭頂的利劍,足以載入史冊,名垂千古。”
李瑛撫須笑道:“顏卿過獎了,能夠滅亡吐蕃,靠的是大唐將士勠力同心,與你們這些文官不遺余力的保障后勤密不可分,功勞是整個大唐的,朕焉能據為己有!”
隨后,李瑛把自己的部署對顏真卿說了一遍,并介紹他與副手李抱玉相見。
“朕給你二人留下八萬將士鎮守高原,防止吐蕃殘余勢力反撲,回頭再從京城調撥一批青年才俊來擔任地方官,并在吐蕃各地建設學堂,傳播漢人文化,讓這些化外百姓沐浴大唐的恩澤。”
顏真卿與李抱玉一起領命:“陛下的部署天衣無縫,臣定當不負陛下所托!”
李瑛又道:“仆固懷恩率領的十萬將士屯駐在東邊一千五百里的波窩城,計劃休整三個月之后討伐南詔,如果高原上出現叛亂,你們的兵力應付不過來,可以向仆固懷恩求援。”
顏真卿領命:“臣遵旨!”
李抱玉道:“尺帶丹朱、東則布、蘇毗、瑯支都等有影響力的吐蕃權貴都相繼死去,就算有小股的余黨作亂,憑邏些城的八萬人也完全能夠鎮壓。”
李瑛撫須笑道:“衛藏西邊的勃律國境內有封常清率兩萬人坐鎮,西域有哥舒翰、高仙芝,朕相信高原上應該會太平無事。”
馬上就要進入冬天了,李瑛決定班師返回長安。
由他自己帶著一萬騎兵,協同金城公主、赤松德贊、尚東贊等原來的吐蕃貴族騎馬先行一步,順著唐蕃官道返京。
李欽、李楷洛、來曜率領剩下的十萬唐軍向東奔四川,經漢中返回長安。
再有一個月,青藏高原的氣溫將會變得極為寒冷,從青海班師顯然不如氣候溫暖的四川利于行軍。
李瑛等人騎乘快馬,日行兩百多里,可以在二十天左右走下青藏高原進入隴右地區,從而避開高原的冬季。
而投降的五萬吐蕃軍隊則混合兩萬唐軍,由張守瑜、高秀巖兩人統帥奔赴安西,繼續馳援西域,給趁火打劫的大食人一點顏色瞧瞧。
在嗚咽的號角聲中,李瑛率領一萬騎兵策馬向西,李欽、李楷洛等將領則率領十五萬唐軍向東班師,兩路揚鑣,但目的地卻都是大唐國都長安。
顏真卿率領留守的將校出城送行,一直把班師的隊伍送到城西五十里,方才揮手作別。
李瑛一行快馬加鞭,順著驛道風馳電掣,日行三百里,很快過了達木城、抵達了閣川驛。
九月時節,高原上的陽光金光燦燦,照耀在逶迤的唐軍身上,猶如披上了一層金光。
大唐皇帝策馬控轡,豪氣直沖云霄,忍不住放聲高歌:“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今得猛士兮鎮四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