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孔祥熙的能力能當得起孔家那么大一個家族的家主之位?
孔大儒短短十幾年就積累出了大儒的名頭,身后必然有一個不下于朝廷機構的文士團隊在鼎力相助,簡言之捉刀。
現在事情到了眼前,怎么居然就不認識了?
哦,是因為一個區區的茂縣知縣沒引起自己足夠的重視?
他沒想到一個知縣而已,就敢捉了這么多讀書人,為他孔家人的出仕做準備,做后援。
上行下效,那孔大儒想要成為今日的聲名地位,他抓了多少人?
王源冷冷地看著錢先生,有那么一瞬的死亡凝視。
嚇得錢先生一動都不敢動,只聽到王源的話:“阿十,帶他去找聽風或聽雨,但凡他不老實,就問他孔家的事。”
阿十毫不遲疑地點頭應是,錢先生嚇得如一灘爛泥,主動脫掉衣服將自己的頭臉包住:
“這里是縣令的別莊,小的臉熟,還是不要引人注意的好。”
王源沒再關注,一個時辰后聽雨接手了這個宅子,以及宅子里的人,在天光大亮時,王源帶著阿十再次離開。
這次繞過了橋東鎮和橋頭村,從官道上目不斜視離開了,再沒有一點兒耽擱,直接進京。
橋頭村和茂縣這件事要查,橋頭村好查,不管是刑部還是大理寺都行,就是得看順天府知府有沒有牽涉其中了。
茂縣的事情也好查,卻得要個能吏才能查明白背后勾連的暗幕,陶顯可以,但好像京兆尹還夠不到這個案子的高度。
千頭萬緒的,所需時日不是一朝一夕間就能查明白的,自己不是查案的料,就不摻和了。
已經通知了顧太傅和刑部,是不是自己想的那樣,留些時間給他們查吧,免得自己先入為主的誤導了方向。
不過,自己查到的必須要寫成折子,密呈,至于怎么做,還得上位者審計。
自己要做的,眼前最重要的就是春闈,必須全力以赴。
想到這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方面想到了春闈得中時自己意氣風發,一方面也想到了自己戰功彪炳,被陛下賞賜的人生輝煌時刻。
王昌明久居威遠侯府,主要是給王源打掩護,直到王源在東勝城的事跡傳開后,朝中眾人才知道鎮北軍新晉的副帥就是王源。
然后眾臣早朝上齊齊諫言說陛下胡鬧,居然讓一個文臣去統領鎮北軍。
御史言官一個個使出渾身本事,將王源和姬無良彈劾的一無是處。
那些日子皇帝的日子太難熬了。朝堂之上除了兵部尚書許謙、刑部尚書王一韜、禮部尚書廖華力挺皇帝的英明決策外,竟然沒有一人為王源辯護。
能保持中立不發一言的也沒幾個,也就是忠勇侯和西山伯了。
京兆府尹地位低了些,說與不說差別不大,尤其是在皇帝都有口難言的時候,沉默就是支持。
而作為王源的親爹,王昌明從王源離京就開始的擔心,突然就轉變了重心,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目標:被人說,說到底是因為自身太弱。
父親已經是刑部尚書了,憑借一己之力能做到二品大員已經是盡力了,可在京城,只能說是新貴。
沒有底蘊,自己還不爭氣,讓父親賺來的新貴都缺了底氣。所以,該努力的是自己。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