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在市局發表了重要講話,無外乎就是要求全局公安干警,認清現實和形勢,團結一致扭轉現在的治安環境,都是公式化,官場化的講話,讓人聽了昏昏欲睡。
這樣的講話,雖然沒有什么新意,但也是必須的,官員的講話又不是演講比賽,不都是這樣嗎?幾乎所有的講話都有固定俗成的樣本。
輪到組織部長周峰,在座的每一個人幾乎都從昏昏欲睡中清醒了過來,這也難怪,因為組織部長是管官員們的烏紗帽,組織部長的出現無疑標志著有一些職位的調整。
官員對職位調整的事情都是相當感興趣的,個個都好像打雞血似的,突然間從昏昏欲睡變成了精神亢奮,臉上露出來大多數都是期待的神情。
誰不希望好事情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尤其是那些花了本錢的人,心里也是穩如老狗,花出去的也不是白花的,比那些一毛不拔的,不屑送禮的人來說,機會當然是多了多少倍。
俗話說: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這話說的雖然粗俗,但是,也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
大環境都是這樣,官風如此,官員們又怎么能夠做到獨善其身呢?
看看當下的社會風氣,世風日下,根源在哪里呢?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來,根源就是官場風氣變了,臺上臺下兩面人,時間長了,真面目自然也就讓人一覽無余,想瞞著,想忽悠人,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小時候我們幾乎是天天準時觀看《新聞聯播》了解國家,世界大事,知道國家政策走向,現在呢?
說真的,我也有十五以上的時間不看電視了,更不要說看《新聞聯播》了,為什么會這樣?大家心里恐怕都是一清二楚的。
上面的成天畫大餅,喊口號,想方設法掩飾,許多人都抱怨上面的領導不知道面的領導知道的很清楚,比老百姓知道的還要多。
為什么知道了的人,當然不懂得政治這玩意兒的復雜性,我們許多外人都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才清楚。
其實就是官員們,絕大多數人開始的時候都是想要做事情的,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掙職位,去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在現實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想著做事情,多做事情,手中就得有權力,沒有權力,你又能做什么事情?說話沒有人聽,更不要說做事情了。
要想手中有權力,光靠能力也不行,能力強只是一方面,在整個仕途升遷之路上占據了五分之一的份額,怎么辦?
不跑不送,原地不動。想做的事情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所以循環也就成了死循環,惡性循環,時間久了,風氣也就惡化了,官風世下,帶著世風日下,久而久之,社會整體的風氣也就變成了浮躁郁癥,物欲橫流,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