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巧妙設局,讓趙陽和項誠兩個陣營由暗斗到爭斗公開化,本來已經逐漸變成星火燎原之勢了,誰知道上面的領導及時介入,制止了雙方繼續斗下去,韓景多少有點兒掃興,不過自己也感覺到一絲絲涼意,自己認為很隱秘的事情,別人卻是掌握的很清楚,這真是應了一句話: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好在自己并沒有什么出格的事情,再說了,整個官場不都是這樣嗎?今天是東風壓下去西風,明天又是西風高過東風,又有哪一天是風平浪靜的呢?
韓景做出來的事情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自己都到了政協機關了,沒有抱怨,沒有牢騷滿腹,想著安心工作,踏實做事情,但是,外部的環境不允許,你想安靜都很難。
既然上面的領導及時制止了項誠和趙陽兩個陣營之間的明爭,但是,還阻止不了他們之間的暗斗。他們之所以停了下來,也是迫不得已,領導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不然的話,雙方都會被收拾的。
在官場中做事情,一定的范圍內,不影響大局的爭斗不但是允許的,也是某些人樂于見到的,甚至是一些人制造出來的,你想安安靜靜的做事情都是不行的,不爭斗起來,領導又怎么能體現自己的駕馭能力呢?
許許多多的人都說官場就是個大雜燴,里面是什么樣的東西都有,并不是你想的那樣的簡單,純粹和高尚。
雖然這樣的說法有些粗糙,但是,也許有一定的道理,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這樣的形容。
政協經濟委員會,雖然不是實權部門,但是,有自己的參政議政職責和權力,在每年一度的政協會議以及幾年一屆的換屆,都是非常隆重的,也是眾人矚目,領導重視。
坐在辦公室里是寫不出來什么有價值的建議,不出辦公室寫出來的東西也沒有什么實際作用,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辦公室里弄出來的材料,十幾頁也不如到田間地頭,工廠企業調查得出來的一兩條意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可是前人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
我們應該遵循這一理念,韓景決定親自去基層調研,實地考察一下,對于這樣的決定,樓道軍也是支持的,因為,這樣的材料要是受到主要領導重視了,自己也功勞的,畢竟自己是一把手,韓景是自己的部下,部下的工作成績突出,那也是在自己的正確領導下才取得的。
有了樓道軍的支持,韓景輕車簡從,只帶著秘書凌云和司機習慣,便離開了京城,他們的第一站便是南方的一個偏遠的山村,這里土地貧瘠,原來村民們生活困苦。
聽說最近幾年一舉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原因是實行了新技術,發展了新型農業技術,這技術上了國家級刊物,許多專家為之贊不絕口,韓景在嶺南任職就聽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