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士龍到底是怎么死?沒有人知道,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不是自殺,而是被他人所殺,身上幾十刀的傷口,面目全非的樣子,真是慘不忍睹。看樣子應該是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不然的話,也不會下如此狠毒的手。
首先到達現場的是徐光華,徐家的老二,當身穿警服的徐光華走了警車,在眾多的警察和地方領導的擁簇下走向南下村村委會,他有一種衣錦還鄉的感覺,也難怪,南下村自古至今還沒有出過這么大的官員。
發生了重大的刑事案件,你不去案發現場勘察,不聽取了解案情,卻是去村委會聽取匯報,難道是聽到了什么樣的案情就可以斷出來案子?那也太福爾摩斯了叩?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辦事方式方法,領導決定的事情,
徐光華在眾人的簇擁下,意氣風發的走進了南下村委會的會議室,大家分賓落座,先喝茶,好像過來就是為了喝茶聊天,對于發生的人命關天的事情,還是性質惡劣的事情,一點也沒有放在心上。
喝茶過后,徐光華開始聽取派出所、縣局負責案子的工作匯報,還沒有聽完了匯報,村支書徐光強就示意徐光華到自己的辦公室里,徐光華中斷了正在聽取的工作匯報,隨著徐光強進入了村支書辦公室。
徐光華進了辦公室,四十分鐘后才出來,當他回到了會議室,大家以為還繼續先前中斷的工作匯報,誰知道徐光華改變了主意。
他望著在座的每一個人,然后才說:“剛才在村支書辦公室聽了他們村委會集體意見,他們意思是先做通家屬工作,將事情大事化小,畢竟南曹鄉是省里面重點鄉鎮,這事情影響太大了。”
“我的意思是,人既然死了,也沒有辦法復活過來,多花點錢,將事情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我們先把人帶回去處理一下,后面的事情由鄉鎮和村委會負責,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樣的意見。”
大家雖然不知道徐光華在村支書辦公室談的是什么內容,但是,百分之百和發生的案子有關系,不然的話,也不會改變主意的。
再怎么說,人家也是領導,負責案子的走向,領導人既然拍了板,人也是利益共同體,能想不到事情的復雜性和關聯性?
見大家都同意了自己的提議,徐光華拍了一下椅子,站了起來,然后說:“那我們現在就去將人尸體帶回去。”
就在徐光華帶人到了南下村的時候,于士龍的族人就知道了,他們本來就懷疑于士龍的死和徐四有關系,因為于士龍出事以前曾經說過,自己要是真的出事情了,肯定是徐光東下的手,至于是什么原因,于士龍也沒有進一步說清楚。
現在徐光華又帶人下來辦案子,這事情也能讓于氏族人心里沒有想法?
在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南下村所有的于氏族人,都聚在一起了,于士龍生前的親戚朋友也都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他們的目的很簡單,保護好于士龍尸體,要求上面換一個能公平公正辦事的人過來。
其實老百姓許多時候做出來過激行為,也是被迫出來的,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政府能在第一時間內滿足這樣的一個簡單的要求,又怎么會發生那么多的過激行為?
在徐光華的思想意識中,老百姓是底層人,是逆來順受,不能反抗的人,而自己是高他們一等甚至是幾等的人,代表著高階級的高層人,自己無論提出來什么樣的要求,老百姓都要無條件的接受。
徐光華也不過是個省副廳長,還不是常務的,拿著雞毛當令箭,還真的把自己當回事呢?他不知道自己的父輩還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農民了,這樣的忘本的人要是當上了什么重要的職務,真是國家的悲哀,人民群眾的悲哀!
當徐光華帶著派出所、縣局、及省廳的工作人員到了于士龍家,人家根本就不給他面子,門都沒有讓進去,這樣的情況倒是出乎了徐光華的意料,自己能親自上門,已經是給了他們天大的面子,誰知道對方根本就不領情,還反手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徐光華也是從南下村走出去的‘大人物’,怎么能丟起這樣的臉,而且還是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知道自己要是不找回來這個面子,以后還怎么回來拜祭祖宗?
經過了徐光強,派出所,縣局及許多負責人輪流做工作,于氏族人都沒有答應讓公安機關帶走于士龍尸體,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