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就是這樣,在‘老領導’的關注下,從默默無聞變成了一個地級市,變成了現在的名聲在外的快速發展城市。
尤其是經過了‘老領導’幾次衣錦還鄉式的考察過后,在經濟發展方式方面都是有與眾不同的政策制度,比如說,繳稅點就比別人少一個百分點,這可不是小數據。
再比如說,對某些企業的優惠政策也是空前的,至于是不是絕后的,只能讓時間來驗證了。
原來的娃娃親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這樣發展壯大起來的,娃娃親食品有限公司原來是百分之百的國營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企業逐年虧損,最后走向了破產邊緣,好在有人及時挺身而出,接下了即將倒閉的企業。
這個人就是西門慶后,姓氏是復姓的這樣姓氏全國也就幾個,雖然是數量少,但是,人家都是有本事的,能力出眾的,西門慶后自然也是這樣的人。
西門慶后接手娃娃親食品公司后,對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前吃大鍋飯,旱澇保收的現象沒有了,在公司里誰有本事誰掙錢就多,靠本事吃飯。
這樣一來就激發了人的潛在意識,也調動了人的積極性,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鬼也不開門。錢的誘惑力真是大的驚人,大到讓人難以抗拒。
在西門慶后的帶領下,娃娃親食品公司很快扭虧為盈,并且規模越做越大,成為了安陽市的明星企業。
然而,隨著巡檢小組深入調查,卻發現娃娃親食品公司的崛起背后似乎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原來,西門慶后接手公司時,是以極低的價格獲得了企業的經營權,而這背后牽扯到了安陽市某些官員的利益輸送。那些官員為了個人私利,不惜犧牲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幫助西門慶后低價收購國企。
西門慶后不但以極低的價格拿下了娃娃親食品公司,而且還是以打白條的方式,說到底就是空手套白狼取得了娃娃親食品公司的主導權。
要知道娃娃親食品公司原來鼎盛時期可是全國聞名的食品公司,娃娃親牌小饅頭、餅干、飲料、薯片都是許多人不可缺少的零食之一。那時候娃娃親的價值不菲,光是品牌價值就達十幾億,更不要說其他的資產了。
有人估計,鼎盛時期的娃娃親食品公司總價值應該是三十個億以上,就是這樣的一個公司,在某些人的經營管理下,不到十年時間,就走向倒閉破產的邊緣,這樣的速度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這只不過是當時許多國有企業的共同特點,真的是經營管理者水平不行嗎?還是還是另有隱情呢?
韓景他們巡檢小組決定一查到底。隨著調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線索指向了現在安陽市的幾位高級官員。
這些官員與西門慶后關系密切,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西門慶后大開方便之門,從中謀取巨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