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就存在一些隔閡的,這樣一來,就會加深彼此的矛盾。
韓景不想把關系鬧得太僵,畢竟同在一個班子共事。
這次在常委會上的勝利,讓韓景在班子里的威望又提升了不少。做事情光明磊落,為人寬宏大量,這樣的人當然是受人尊重的。
信星河表面上雖沒說什么,但心里對韓景更加忌憚。
此后,信星河不再明目張膽地給韓景使絆子,但暗地里小動作不斷。他開始聯合一些與韓景理念不同的常委,在其他議題上給韓景制造麻煩。
韓景察覺到了信星河的小動作,卻并不慌張。他知道,只要自己堅持為百姓謀福利,把工作做出成績,那些小動作終究成不了氣候。
韓景始終相信這樣的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于是,韓景更加專注于新農村建設,制定出來符合實際的改革,土地逐漸向少數人手中集中,走農場化的路線。這樣的做法,也是符合實際的情況,許多農村都成為了空巢之村,留下來的都是老弱病殘,這些人怎么能把土地經營好?
土地逐漸集中,也符合當下社會發展,機械化普及率越來越高,種地要求也逐漸提高了,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想種好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過去種地,大多數都是靠天吃飯,現在不行了,氣候變化多樣化,環境也變了,過去的那種種地模式真的不適應現在的實際情況,留守老人怎么可能種好地?再說了,老人應該是安享晚年才是,為什么到老的時候還是耕耘不息?
春繭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許許多多的農民一輩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的,沒有年齡的限制,這樣的情況與我們宣傳的大相徑庭,難道不值得我們許多人反思嗎?
人民是不是幸福的,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韓景深知,要讓新農村建設真正落地,還需解決諸多實際問題。
韓景要求政府管理者要深入基層,實地調研那些即將推行農場化路線的村莊,因地制宜制定出來符合實際情況方針政策。韓景知道在改制的過程中肯定是會遇到了一些固執的老農,這些老農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是極不愿將土地流轉出去。
對這些人政府負責人要耐心地與老農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農場化的好處,要承諾會保障農民的利益。老農們也是通情達理的,只要工作做到位,他們是會被真誠所打動,最終同意參與土地流轉的。
與此同時,信星河聯合的常委們在議題上的刁難愈發頻繁。但韓景憑借著扎實的工作成果和清晰的思路,一次次化解了難題。
在一次關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討論中,韓景再次拿出詳盡的規劃和數據,讓那些反對的聲音逐漸平息。
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村建設的成效逐漸顯現,韓景的威望進一步提升,而信星河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小動作終究無法阻擋韓景為百姓謀福祉的腳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