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328真要與劉家不死不休
二月二,龍抬頭,熏床炕,曰熏蟲;吃薺菜,踏青行。
其實這時候的京城,寒冬氣息尚未遠去,再加上這邊自古就有“春脖子短”的傳統,自然談不上多少春意,不過隨著大地春回再加上綠意輕盈,又逢一個難得的陽光天,在某只丫鬟的一再慫恿下,周陽還是決定出來轉轉,正好也緩解一下這些日子加強訓練的疲乏。
因為多了個跟屁蟲,周陽自然沒法直接策馬奔騰,他干脆套了馬車,將汗血馬拴在車尾跟著,自己親自趕車出門,就連李家兄弟作為保鏢,也只是遠遠跟著,省得打擾了情緒。
“少爺你看,那邊好多人”大概是日子不錯,城南區域出門踏青的人流不算少,但晴雯喊的方向,卻是一群年輕人正聚在一起,看打扮就知道都是書生,而且看他們的架勢,應該做的是傳說中的“吟詩作對”。
“行了,人家玩自己的,你操什么心。”周陽輕輕敲了下車廂壁,反正他肯定是靠不上了此類活動,“走吧,憋了一冬天,好歹見見綠意,可惜這日子還是早了些,沒什么花卉,若不然還能漂亮許多。”
“嘻嘻,少爺還有怕的時候”晴雯不忘扇風點火。
“什么叫怕這叫自知之明。”周陽趕著馬車也沒忘了和丫頭斗嘴,“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人家是讀書人,吟詩作對那是本分,不行才是問題;我一個武舉人,若是連這都能干好,那才是真的奇哉怪也。”
“略略略”某丫鬟顯然忘了本分,竟然敢笑話起自己少爺。
“想不到你這武夫,還有幾分自知之明,知道不行就趕緊夾著尾巴逃走。”沒想到的是,他倆斗嘴竟然有人當真,滿是嘲諷的聲音傳入耳中,來源正是那群書生。
“那是自然,正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們武人一向如此,畢竟到了戰場上,不懂裝懂的結果很可能變成下一個趙括。”周陽一聽那句“武夫”,就知道事情來了,他此時又是一身武舉人常服,自然不會客氣,“此為武人本分。
哪像是讀書啊,不論是識了幾個字,只需一套長袍,就敢自稱是讀書人,卻不知這春秋國史了解多少,唐宋元明知道幾分,看各位個個都是有功名的,不知如今了解幾分啊喲,竟然全是秀才,連一個舉人都沒有,來來來,先行個禮吧”
“你”開口那名年輕秀才憋得臉通紅,但他身后一幫人卻全都不知所措的退了一步,沒辦法,武舉人也是舉人,秀才還是秀才,秀才向舉人行禮那是理所當然,但他們既然開口挑事兒,若是就這么行禮,那不是自己打臉
“正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你這武夫雖有武舉功名,這氣才華與庶人何異吾等皆為飽學之士,自然無需像你行禮。”那挑事的秀才竟然想出了一番歪理,還得意洋洋的喊了出來。
這卻讓周陽眉頭全部皺起,表情陰冷的緩緩下了馬車,大踏步迎了上去,因為退無可退,也讓他把原本游戲的心態收起來,將全部精力轉向“應戰”方面。
不論是歪理還是正理,這秀才既然已經喊出來,那就收不回去,還會被廣為傳揚,若是他退讓了,就等于是承認秀才不需要向武舉人行禮,也等于是承認武舉不如科舉
“不知公子何人”周陽冷冷說道。
“本公子劉斌,家父正是當朝禮部尚書,怎么樣”劉斌得意洋洋的說道,連帶著他身后那群秀才也跟著得意起來,紛紛挺胸抬頭,仿佛這禮部尚書也是他們親爹。
“原來是劉公子當面。”周陽躬身就是一禮,無論哪方面都是標準異常,語氣也變得無比恭敬,“想不到劉公子一句話,就能無視
朝廷法度,廢了武舉功名,果然不愧是禮部尚書的兒子,在守禮方面無可挑剔,在下周陽甘拜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