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就把一眾秀才砸的再次啞場。
其實,兩人說話都是故意“自說自話”,不接對方的話題,劉斌嘲諷“才貴乏”,周陽就強調“身份高低”與“上下之禮”,劉斌再次把“行禮”與“化”掛鉤,周陽反過來強調“身份高低”的來源是“朝廷法度”。
“朝廷法度,豈是你一個小小舉人所能左右”劉斌表情勐變,卻還是堅持死鴨子嘴硬,“禮之所在,本就是先圣所立,也一直是華之基”
“原來如此”周陽毫不客氣的揚聲打斷了他,若說是誰的聲音大,眼前一幫酸秀才都沒能耐壓住他這個武舉人,“這樣說的話,禮制肯定是華之首禮部尚書說了算,他說該什么時候行禮,就要什么時候行禮;他說如何行禮,就該如何行禮,沒問題吧
喲,那真是長了見識,我這小小的舉人,肯定要向你這大大的秀才行禮吧可以啊,不僅要行禮,還必須是大禮參拜,萬一被尚書大人定下一個不知禮的罪名,那豈不是要貽笑大方啊來來來,秀才公受禮了”
周陽說到做到,極為嚴肅的的轉身站向一眾秀才,毫不猶豫的就是躬身一記長揖,而且一次不夠,他愣是三次起身又三次行禮,把那群酸秀才嚇得全都跳開,反倒是劉斌,此時臉上青一塊白一塊,明知道不能受禮,卻只能強撐著站在那里。
剛才周陽定的帽子實在太大,因為朝廷禮制基本上都是王朝開國時期就定下,中間想要調整,每一次都少不了反復扯皮,甚至于腥風血雨,別說是禮部尚書說話,就是皇帝開口,若是不能有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一樣如同放屁,比如明朝持續了整個嘉靖朝的“大禮”之爭。
“公子,就是要向秀才公行禮,橫豎不過是作揖拱手便罷,又何必如此隆重正式”晴雯的聰明伶俐再次發威,這時候還不忘撩開窗簾助攻一波,“若不是公子一直站著,奴婢還以為你要行那三跪九叩大禮呢。”
“沒必要,我之所以這么認真,是給死人面子。”周陽一句話徹底挑明了“禮制”的殘酷性,“而且是提前行禮,畢竟不論是亂葬崗還是菜市口,那地方都不太方便過去,但也很難說這位秀才公用不用去,不過是一點兒小事罷了,說不定人家禮部尚書大人一句話就定了呢”
這豈止是誅心之言,根本是把整個禮部尚書府劉家放在火上烤以至于他話一說完,周圍一大片看熱鬧的吃瓜群眾都沒人敢小聲討論了,更別說是那群酸秀才,此時竟是一個比一個臉白
這也難怪,這位劉斌的表現已經不是一句“拉胯”所能描述,能和他混在一起的自然也沒啥真正的人才,指望他們堅貞不屈又或是“威武不能屈”,還不如洗洗睡來的痛快。
而且不要忘了,大周朝可不是現代社會,能出門“踏青”的根本不會有普通百姓,指不定哪個馬車里就坐著朝廷大員的內卷,消息一旦傳出去,都不用組織,光是劉倫的政敵都能一起跳出來,把整個劉家撕碎,理由都是現成的,“禮部尚書長子不知禮”就夠了
“見過見過周老爺”不論心里再憤怒,那也只能是無能狂怒,劉斌憋得臉通紅,氣的想吐血,卻也只能強忍著心情躬身行禮,“學生剛才無狀冒犯,還請”
“怎么,這朝廷禮制,秀才公都忘了”周陽卻沒有絲毫接茬的意思,而是直指核心,“這秀才見了舉人該行何禮,禮部尚書大人就沒教過你嗎”
“你”這次劉斌氣的臉都變形了,“周陽,你一個小小的舉人,真要與劉家不死不休你不會以為”
“沒事兒,你
隨意。”周陽依然冷漠的站在那里,連反駁的興致都沒有,“反正這禮制如何,還不就是禮部尚書一句話的事情。”
“見過”劉斌的臉色不斷變化,足足半晌才一臉屈辱的跪在了地上,“學生見過周老爺,剛才學生無狀”
下級見上級行跪禮并不是滿清獨創,而是從前明就流傳下來的東西,只是在滿清時期得以“加強”,大周朝并未完全繼承,平常秀才見了舉人,一般也不過是躬身以示尊敬,但如果非要強調“禮制”,那也沒有任何問題至少沒人敢說這不對
“秀才公客氣了”周陽冷冷一笑,卻絲毫沒提“起來吧”之類的意思,愣是站在那里看著劉斌,還有他身后那幫齊刷刷跪下的酸秀才們,半晌不語,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