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648永靜公主定然是被皇嫂叫去了
二月二十,大明宮御書房,小朝會。
“都看看吧。”昌興帝表情有些陰沉,卻還是控制著情緒,將一份奏報傳給下面,沒等他們傳看就說道,“朝廷堂堂的兵部右侍郎,死在了一群馬匪手里,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諸位愛卿要是有什么要說的,不妨現在提一提。”
下面的一眾大老卻沒顧上他說的,一個個傳看著奏報,武將這邊還好說,多多少少都知道了一些消息,文官那邊就差了,絕大多數對此一無所知,因此稍作傳看后全都臉色巨變,面積不小的御書房中,氣氛明顯壓抑。
“陛下,這軍中之事,老臣所知不多,實在不便多言。”冷場了半天,眼見大家都是眼觀鼻鼻觀心,名義上的百官之首、按輩分算是昌興帝二舅的禮部尚書李勉硬著頭皮出列,開口卻是在推卸責任,“王大人久已離京,老臣實在不太熟悉。”
“啟稟陛下,吏部僅對王大人的一些奏報備桉待查,其余所知不多。”吏部尚書林如海同樣懶得多管。
“陛下,戶部并未拖欠任何餉銀補給,論理王大人麾下將士應該夠用了。”戶部尚書溫福老神在在。
工部和刑部尚書干脆懶得說話。
文官方面這么佛系,其實并不奇怪,王子騰雖然是武將,卻早被整個武勛核心層排斥,原本確實是不錯的利用對象,但那指的是活人,死了的王子騰沒有任何價值,既然如此,他們腦子進水了才會多管閑事。
“是嗎”昌興帝心中暗怒,卻明白文官方面的心思,忍著情緒轉向武將問道,“牛愛卿以為呢”
“陛下,這個”牛繼宗面露為難之色,“王大人自從奉領王命旗牌巡視九邊以來,并未和兵部有過除餉銀發放之外的任何公務往來,老臣實在是不太了解;倒是九邊馬匪之事,老臣從平北軍奏報得知,雖有殘余,卻并無多少戰力”
“牛愛卿的意思是說,王大人這次遇難,原因是所帶兵馬戰力太差”昌興帝差點兒爆發。
“老臣不敢”牛繼宗趕緊躬身請罪,“只是,王大人所帶兵馬皆為所屬親兵,按理說應該是最精銳的,不知為何竟然在十二日遭襲之后,足足拖到十六日才到就近的驛站奏報,八百里加急之下硬是拖到昨日才”
“夠了”昌興帝表情陰冷,直接打斷了他。
說到這份上,他哪還看不出來,文武雙方對王子騰的死訊都沒有多少心思,文官方面的態度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武將這邊能不喝酒慶祝就不錯了,指望他們查出什么,恐怕是真的想多了。
“陛下,按照朝廷慣例,王大人遇刺之事已屬通天桉件,應當先由錦衣軍梳理情報后,分派有司協力查辦。”兵部左侍郎柳芳出列說道,“待桉件查清之后,再由兵部協同吏部、刑部三方會審,徹底嚴辦追蹤,決不可放過賊人”
昌興帝表情更加陰沉了。
柳芳說的有錯嗎沒有任何問題,朝廷確實是這么辦的;問題是這種大周朝立國初年的辦法,如今已經很難再落實,最基本的一條,太宗還都京城時,能夠查清下面官員請客菜單、乃至菜品擺放順序的錦衣軍,如今怕是出了京畿地區,外面的下屬衛所都不一定靠得住。
還有所謂的“兵部、吏部、刑部三方會審”,光是一個部門扯皮能拖延的時間,最少可以按月計算,真要任他們這般處置,黃花菜涼八遍都不見得能弄出絲毫有意義的結論很明顯,王子騰已經失去價值了。
“既然有朝廷成例,那就依此辦理吧。”想清楚這一點,昌興帝也沒再糾結,點點頭進入下一個話題,“不過在事情結束之前,九邊匪患之事,必須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