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
文武百官們將目光轉移到朱元璋身上去。
這個時候皇帝朱元璋的決定就至關重要了,只要朱元璋點頭,那么儒學徹底退出歷史主舞臺的結局就算是確定了。
lt;divcss=tadvgt;朱元璋自然是感受到了一眾官員投來的目光。
歐陽倫剛剛所言,他是一字不落的聽完,對于歐陽倫提出來的“大明公務員制度”,朱元璋有欣喜、有意外,當然也有擔憂。
他意外的是歐陽倫真的能夠提出看上去比科舉更完善、更合理的官員選拔制度,他欣喜的是這個制度有種海納百川、廣收人才之感,不再是只局限于學儒學的讀書人!
而讓朱元璋擔憂的是.這個“大明公務員制度”似乎并不能強化皇權,他確定這個全新制度實施后,對大明的發展和人才選拔是有利的,但他無法確定這些人才是否是忠于大明、忠于老朱家!
儒學雖然有各種問題,但是他們總歸是有忠君思想的,而“大明公務員制度”更像是一條冷冰冰的制度,這讓朱元璋有些不習慣,甚至是有些別扭。
“呂昶、宋濂。”
“老臣在。”呂昶、宋濂站了出來。
“你們一個是禮部尚書,主管科舉,一個是吏部尚書,主管官員任用。”朱元璋看著二人,沉聲問道:“你們說說,關于歐陽倫剛剛提的新制度好還是不好?”
“啊”
“這”
面對朱元璋的突然質問,呂昶、宋濂兩人顯得有些慌亂。
“啊什么啊,這什么這,朕問你們問題,趕緊回答!”朱元璋沒好氣道:“呂昶,你先說!”
“是!”呂昶拱拱手,思索片刻,然后開口道:“陛下,老臣身為禮部尚書,也曾主持過科舉考試,科舉考試已經經歷了歷朝歷代,無數學子都憧憬著能夠金榜題名,為朝廷效力,若是突然取消科舉,老臣擔心會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
說到這里,呂昶的態度已經很明確,顯然是不支持。
朱元璋并沒有評價,而是看向宋濂,問道:“宋濂,伱也作過禮部尚書、現在是吏部尚書,更是太子老師,你又如何看?”
宋濂悄悄看了一眼歐陽倫,接著深呼吸一口氣,然后緩緩道:“陛下,歐陽駙馬當初試行公務員考核的時候,老臣就有一直有關注,新制度能夠更加全面的挑選人才,其中以具體崗位進行考核選舉,讓老臣記憶猶新,另外新制度考核得更為全面,的確是不錯的辦法。”
“只是.老臣和呂尚書有同樣的擔憂,用新制度取代科舉,如何安撫天下讀書人?”
“畢竟若是這事沒有處理好的話,很可能引起更大的亂子,而且像儒學的那些人肯定會借機生事的。”
朱元璋聞言,緩緩點頭,又看向歐陽倫,“剛剛兩位尚書的話你也聽到了,他們所提的問題你可以解決的辦法?”
“陛下,臣婿并非是要用新制度立即替換掉科舉,我大明科舉四年每三年才舉辦一次,而我大明如今發展迅速,人才更是一年比一年缺人,光是這一點就已經不太適應大明需求!”
“臣婿之所以這個時候才提出科舉改革,這是因為人才選拔離不開教育,如今教育改革已經進入完全實踐當中,未來大明將會是村村有小學、縣縣有中學、省省有大學的全新教育體制,新式教育出來的學生已經不適合進行科舉考試,所以才需要全新的人才選拔制度,公務員考核制度應運而生!”
“對于兩位尚書提出來的問題,臣婿認為可以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建立完善公務員考試的同時科舉考試并行,第二步待公務員考試完善后,確定科舉考試最后時間點,舉辦最后一次科舉考試,第三步科舉考試徹底退出,全面運行公文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