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兩位尚書擔心天下讀書人會不會接受問題,臣婿以為根本不用擔心,首先是公務員考試相比于科舉考試更加合理,更能夠上岸,其次我們給了讀書人足夠的轉換時間。”
“陛下要是覺得有風險,不想進行科舉改革也沒關系,臣婿這就回去好好研究新的政策,爭取早日提出更好的政策來,只不過在臣婿思考的這段時間內,估計就沒辦法做其他的事情,也沒辦法天天來上早朝,還請陛下諒解。”
聽到歐陽倫這最后一句話,朱元璋差點就答應下來,但是稍微一琢磨,就察覺到不對勁了。
這小子是在威脅朕呢!
朕要是不同意,你小子就要回去閉關?屁得個閉關,朕真要是同意了,這家伙估計就再也不會來上早朝,你一問就是在思考。
這那里能行。
朱元璋再一思考,覺得歐陽倫剛剛所言的也并非沒有道理,反正也沒有說立刻將科舉替換掉,要是出了問題立馬喊停就是,要是成功了,那也是他朱元璋的一筆功績。
橫豎不虧!
這樣一想,朱元璋心里就有了決定。
“咳咳!朕聽了歐陽倫所言,覺得科舉的確有諸多弊端,的確應該改改了!”
“不過.”朱元璋話說到一半,一臉嚴肅的看向歐陽倫,“歐陽倫,朕這里也有個問題問你。”
“陛下請說。”
“你如何保證這些經過你新教育模式以及新選撥制度出來的人才是忠心大明、忠心朕的?”朱元璋這話說得很直白,眼中還含著審視。
人才的確需要,但若是人才對皇帝對朝廷不忠心,這樣的人才還是死了比較好。
當聽到朱元璋這個問題,歐陽倫也是一愣,隨即后背有些發涼。
我靠!
怎么把這事給忽略了。
不過歐陽倫很快就想到了應對的辦法,臉上恢復笑容,“陛下,臣婿自有妙計,還請容臣婿在這里賣個關子,但臣婿可以保證,經過新教育、新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一定是最愛國、最忠心的人才!”
聽到歐陽倫這話,朱元璋雖然心里越發好奇,但還是忍住沒有詢問,隨即點點頭,“既然如此,那關于科舉改革的事情,朕就交給你去做!”
“還是老規矩,太子和你一起!”
“這次呂昶、宋濂負責協助。”
“臣婿(臣、兒臣)遵旨!”
見到朱元璋點頭同意,李善長等淮西黨官員面色難看,而那些儒學相關的官員臉色則是更加難看,他們未來前途可以說是越發暗淡了。
早朝繼續,不過一眾官員都在思考這新考試制度,根本沒心思關心其他.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