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只覺得眼前一黑,險些站立不穩。他扶住桌案,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然而,心中的震驚與忿怒卻如潮水般涌來。藍玉戰敗,不僅意味著四萬精銳騎兵的覆滅,更意味著北元可能借此機會南下,威脅大明邊境。到那時,北疆的百姓將再次陷入戰火,而大明的威信也將受到沉重打擊。
就在這時,歐陽倫上前一步,神情凝重卻鎮定。他拱手道:“陛下,事已至此,當務之急是穩住局勢,防止北元趁勢南下。臣建議,立即將藍玉收監,追究其戰敗之責,以安軍心民心。同時,命令邊境駐軍原地構建防御工事,嚴防北元進攻。”
朱標聞言,稍稍回過神來。他看向歐陽倫,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但很快點了點頭,沉聲道:“妹夫所言極是。傳朕旨意,即刻將藍玉收監,押回京城受審!另,命令邊境各軍原地構建防御工事,嚴防北元南下!”
歐陽倫領命,立刻轉身安排。他的動作干脆利落,顯然早已在心中盤算好了對策。朱標看著他的背影,心中稍稍安定,但依舊難掩焦慮。他走到窗前,望著漆黑的夜空,喃喃道:“藍玉啊藍玉,你為何如此輕敵冒進……如今局勢,該如何是好?”
此時,整個大明軍隊已然震動。藍玉戰敗的消息如野火般迅速傳開,軍中人心惶惶,邊境各軍紛紛加緊構建防御工事,準備迎接可能的北元進攻。而北元方面,擴廓帖木兒則站在捕魚兒海的高地上,望著南方的天際,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他知道,藍玉的敗績已讓大明陷入被動,而北元的機會,或許就在眼前。
局勢變得微妙起來,大明與北元之間的博弈,再次進入了緊張的對峙階段。
雖然藍玉已經處理,暫時收押,可是現在和北元的大戰還沒有結束,因為藍玉的戰敗,之前的大好局面付之一炬。
朱標看向歐陽倫,急切地問道:“妹夫,北元勢大,藍玉已敗,朕該如何應對?”歐陽倫思索片刻,拱手道:“陛下,臣以為,此時應當撤軍。”
此言一出,朱標與在場的將領們皆是一愣。撤軍?這豈不是示弱于敵?眾人面面相覷,心中疑惑重重。然而,歐陽倫在朝中威望極高,且屢次獻策皆有大功,眾人雖不解,卻也不敢輕易質疑。朱標沉吟片刻,最終點頭道:“既如此,便依駙馬之策行事。”
歐陽倫領命后,迅速安排撤軍事宜。
隨著歐陽倫的一聲令下,大明軍隊迅速撤離捕魚兒海。大軍在他的指揮下,井然有序地退守關內,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安頓好大軍之后,朱標、歐陽倫、徐輝祖帶著一小部分人,帶著坐在囚車里面的藍玉,迅速趕回京城。
得知朱標、歐陽倫等人回朝。
朱元璋也是立刻召見了歐陽倫、朱標等人,歐陽倫從踏入這太樂宮開始,神色從容,仿佛早已胸有成竹。
“歐陽倫,你們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
“你們與北元的戰斗如何了?”
朱元璋感覺有些不對,但是又說不出來哪里不對,所以沉聲開口問道。
歐陽倫神色肅然,向太上皇朱元璋及文武百官稟報道:“臣與陛下奉命出征,幸不辱命。此次北元三十萬大軍來犯,我軍雖兵力不足,但憑借合金鎧甲、滑翔飛彈、步槍等先進武器,以少勝多,一日之內擊潰敵軍,北元已潰不成軍。”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朱元璋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問道:“歐陽倫所言當真?一日之內擊潰三十萬大軍?”歐陽倫微微一笑,點頭道:“正是。此戰全賴我軍新式武器之威,方能速勝。”
朱元璋激動得站起身來,連連贊嘆:“駙馬真乃我大明之棟梁!此等神兵利器,究竟從何而來?”歐陽倫拱手答道:“太上皇,此乃臣多年潛心研究科技之成果。科技之力,可抵千軍萬馬。臣以為,大明若欲長治久安,必須大力發展科技,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朱元璋聽罷,感慨萬千,撫掌嘆道:“駙馬真乃天縱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