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歐陽倫這話,朱標愣了,隨即也是明白了什么,連忙道:“妹夫,你的意思是!”
“陛下,你既然也猜到了,千萬不要說出來,要是真是這樣,咱們可不能破壞,不然太上皇會生氣的。”歐陽倫開口道。
“嗯。”朱標緩緩點頭,但依舊眉頭緊鎖,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咱們這也只是猜測,可朕心中實在難安啊!如今朝中人心惶惶,淮西黨人人自危,朕若不做些什么,只怕局勢會愈發不可收拾。”
歐陽倫輕輕搖頭,語氣堅定:“陛下,越是此時,越需冷靜。明日朝會,一切自會見分曉。陛下只需靜觀其變,切不可自亂陣腳。”
朱標聞言,沉默片刻,終于緩緩點頭:“妹夫所言極是。是朕太過心急了。”
歐陽倫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心系朝政,臣理解。但還請陛下保重龍體,切莫過度憂心。一切,待明日朝會再做定奪。”
朱標長舒一口氣,神色稍稍緩和:“有妹夫在,朕心中也安穩了許多。”
歐陽倫攤手無奈道:“陛下可不能這樣說,你才是大明的皇帝,你得支棱起來,讓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安穩才是。”
額.
朱標滿臉黑線,旋即也覺得歐陽倫說得對,當即點頭道:“妹夫,你就放心吧,朕一定會努力的!”
“誒!”
“這就對了,這么多年了,當皇帝的都這樣,你要是沒有做好,那你可就得好好反思一下,為什么別的皇帝可以,就你不可以!”歐陽倫說著,還伸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滿臉欣慰和期待。
“嗯嗯。”朱標點點頭,心里暗暗發誓,要像妹夫歐陽倫說的那樣,努力的做好一個皇帝。
殿內燭火依舊搖曳,朱標的心情卻因歐陽倫的從容勸解而稍稍平復。他望向殿外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明日的朝會能夠帶來轉機。而歐陽倫則站在一旁,神色淡然,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太極殿內,金碧輝煌的殿頂在晨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威嚴的光芒。
殿中,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肅然而立,氣氛凝重而壓抑。
藍玉下獄的消息早已傳遍朝野,這位功勛卓著的開國功臣、軍事內閣大將軍,如今卻成了階下囚,朝中無人不為之震動。藍玉的功績與地位,在大明王朝中屈指可數,他的命運牽動著整個帝國的神經。今日的朝會,眾人心中都揣著一個共同的疑問:朝廷將如何處置藍玉?
還有就是藍玉招供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些問題都旋繞在文武百官心頭。
隨著殿外宦官一聲高亢的“太上皇、皇上駕到”,朱元璋和朱標皆身著龍袍,步履沉穩地踏入太極殿,朱元璋的面容冷峻,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每個人的心思。朱標落后朱元璋半步,緊隨其后,神情凝重,眉宇間隱隱透出一絲憂慮。而歐陽倫則手持一卷詔書,神色肅穆,步伐穩健地跟在朱元璋、朱標身后。殿內百官見狀,紛紛跪拜行禮,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平身。他的目光掃過殿中的每一位大臣,最終停留在歐陽倫手中的詔書上。他沉聲道:“今日朝會,先論北征將士之功過,再議他事。”說罷,朱元璋示意歐陽倫宣讀詔書。
歐陽倫也不墨跡,上前一步,展開詔書,聲音洪亮而清晰地宣讀起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此次北征,將士奮勇,功勛卓著,特此嘉獎。徐輝祖,忠勇可嘉,智謀過人,升任兵部侍郎,統領京師防務。各大藩王,從旁協助,功不可沒,各賜黃金千兩,錦緞百匹,以示嘉獎,其他將士皆按照功勛擢升,至于陣亡將士,包括藍玉所部四萬大軍,皆為國捐軀,忠魂不朽,特賜雙倍撫恤,以慰其家屬。”
詔書宣讀完畢,殿內一片肅靜。徐輝祖上前一步,躬身謝恩,聲音鏗鏘有力:“臣徐輝祖,叩謝皇恩,定當竭盡全力,不負圣望!”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