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倫神色淡然,緩緩說道:“陛下,藍玉雖在獄中招供,但他手中未必有確鑿的證據。況且,朝中之事,錯綜復雜,豈是他一人之言便能定論的?”
說實話,對于藍玉在監獄里面亂攀咬,讓歐陽倫都很意外。
正常來說,藍玉這次雖然貪功冒進,折損了四萬多軍隊,但說實話就此定藍玉死罪,還真難度極大,所以他和朱標商議的賞罰,關于藍玉也并沒有定死罪,而是罷官削爵而已!
如果他是藍玉,肯定不會選擇這個時候攀咬。
但現在外面傳得是真真切切的,而且在歷史上藍玉可是真有這個行為啊!
也正是因為藍玉的胡亂攀咬,最后造成了震驚整個大明的藍玉案!
藍玉案,是明朝初年一場震動朝野的大案,牽涉廣泛,影響深遠。藍玉作為開國名將,戰功赫赫,深受朱元璋器重。在洪武二十六年,藍玉被指控謀反,朱元璋借此案大肆清洗朝中權貴,牽聯者多達數萬人。
藍玉案的核心人物自然是藍玉本人,他被指控結黨營私、圖謀不軌,最終被凌遲處死。然而,此案的波及范圍遠不止藍玉一人。許多與藍玉有過交往的官員、將領,甚至是一些地方豪強,都被卷入其中。例如,藍玉的親屬、部下,以及與他有過書信往來的朝臣,都被視為“藍黨”,遭到嚴懲。
其中,著名的開國功臣如傅友德、馮勝等人,雖未直接參與藍玉的“謀反”,但因與藍玉關系密切,也被牽連入案,最終或被賜死,或被貶黜。此外,一些地方官員和將領,因曾接受藍玉的推薦或提拔,也被視為“藍黨”成員,遭到清洗。
藍玉案的背后,是朱元璋對功臣集團的猜忌與打壓。通過此案,朱元璋不僅鏟除了藍玉及其黨羽,還進一步削弱了武臣集團的力量,鞏固了皇權。然而,這場大案也使得朝中人心惶惶,許多無辜者蒙冤受難,成為明朝初年政治斗爭中的一段血腥記憶。
回憶起這些,歐陽倫都有些不寒而栗。
縱然藍玉、李善長等人是自己的政敵,但歐陽倫也不想藍玉案再次發生。
朱標搖了搖頭,嘆息道:“可父皇那邊……朕聽說他已經下令徹查此案,甚至點名要查淮西黨。若是查下去,只怕……”
“陛下,你可有親眼看到太上皇震怒?!”
歐陽倫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當即開口問道。
“這倒是沒有,是小李子聽來的,父皇那邊也傳話過來,說這幾天就不用朕去請安看望,讓朕安心處理政務,只是現在這事發生,朕如何才能安心處理政務啊!”
朱標連連搖頭,神色擔憂。
歐陽倫微微一笑,打斷了他的話:“陛下,太上皇他老人家可不笨,可以說是英明神武,豈會因一人之言便輕易下定論?依臣之見,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妹夫,你這話是什么意思?朕怎么有些聽不懂呢?”朱標有些困惑道。
歐陽倫嘴角上揚,對于自己心里的猜測又確信了幾分,繼續開口道:“陛下,你難道還沒有看明白么?現在除了咱們擬定關于這次征伐北元將士的賞罰是確定的外,其他的可都是謠言!”
“如今謠言滿天飛,各種說法都有,只不過陛下你聽到的那些是傳得最厲害的!”
“咱們都收到這個謠言了,你覺得太上皇沒有收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