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明明是商隊,哪里是什么為前線運送的緊急物資!你.你這分明是狡辯,是惡人先告狀!!”
歐陽倫冷笑一聲,不慌不忙地從袖中又取出一份文書,遞給一旁的太監呈上:“太上皇、陛下,請過目。這車隊上的北元印信,正是臣策反北元貴族所得。他們已暗中歸順我大明,愿為我軍提供情報與物資。周安將軍不問青紅皂白,便劫走車隊,險些壞了大事!這本冊子上記錄了這趟物資所有信息,請太上皇、陛下過目!”
“好在,那一車物資本就是給周安將軍所用,要不然周安將軍手下的將士怎么會人手一套合金鎧甲?!”
“周安將軍,你若有疑問或者質疑,當時就可以向我對證,若是信不過我,也可以去找陛下反應,但你卻什么都不說,偏偏是到了這個時候才說,我不得不懷疑你的用意!”
“我你.這.”周安心里本就有些心虛,聽到歐陽倫這樣一說,立馬慌張不已。
朱元璋接過文書,仔細翻閱,眉頭漸漸舒展,而朱標也湊近一看,眼中閃過一絲贊許。殿內群臣見狀,紛紛低聲議論,有人驚訝,有人恍然大悟。
“周安,這冊子上的確寫的很清楚,而且還加蓋了戶部、兵部的大印,你還有什么要說的?”朱元璋緩緩開口問道。
周安愣在原地,臉色由紅轉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猛地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太上皇、陛下,臣……臣愚鈍,未能查明真相,錯怪了歐陽駙馬!臣罪該萬死!”他說完,重重叩首,額頭觸地,久久未起。
朱元璋看了周安一眼,冷哼一聲:“周安,你雖忠心可鑒,但行事魯莽,險些誤了大事!罰你閉門思過三月,以儆效尤!”
周安連忙謝恩,聲音哽咽:“臣領旨,謝太上皇、陛下寬恕!”
就在眾人以為事情到此結束時,歐陽倫卻再次開口,聲音低沉卻有力:“太上皇、陛下,臣還有一事稟報。”
朱元璋抬眼看向他,眉頭微皺:“講。”
歐陽倫躬身道:“近日民間有謠言傳播,稱藍玉將軍中埋伏,乃是臣暗中勾結北元人所為。此謠言顛倒黑白,不僅污蔑臣的清白,更損害了朝廷和太上皇、陛下的威信!臣雖不懼流言,但此事若不徹查,恐動搖國本!”
朱元璋聞言,臉色驟然陰沉,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聲道:“竟有此事?!紀綱!”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立刻出列,單膝跪地:“臣在!”
朱元璋厲聲道:“這謠言從何而來?給朕查個水落石出!”
紀綱低頭答道:“回太上皇,臣已查明,此謠言最初是從韓國公府傳出的。”
“李善長?!”朱元璋眼中寒光一閃,聲音如雷霆般震怒,“他竟敢如此放肆!”
殿內淮西黨官員聞言,頓時慌了神。一名年邁的官員連忙出列,顫聲道:“太上皇息怒!韓國公一向忠心耿耿,此事定有誤會!”
另一名淮西黨將領也跪地求情:“太上皇,韓國公年事已高,或許是被小人蒙蔽,還請太上皇明察!”
朱元璋冷笑一聲,目光如刀般掃過眾人:“誤會?蒙蔽?朕看他是居功自傲,忘了自己的本分!紀綱,立刻帶人徹查韓國公府,若有半點不軌,嚴懲不貸!”
紀綱領命而去,殿內淮西黨官員面面相覷,臉色蒼白,卻再無人敢多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