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等人如蒙大赦,連忙磕頭謝恩,隨后灰溜溜地退出了太樂宮。
待眾人離去后,朱元璋重新坐回椅子上,長嘆一聲,低聲自語道:“這些老臣,真是越來越不知收斂了。歐陽倫啊歐陽倫,你可要頂住這壓力,別讓咱失望啊……”
李善長帶著一眾淮西老臣離開太樂宮后,眾人神色凝重,心中忐忑不安。他們并未立即散去,而是悄悄聚集在李善長的府邸中,關起門來商議對策。
屋內氣氛壓抑,幾名老臣忍不住低聲議論起來:
“李公,太上皇今日的態度,實在是令人心寒啊!咱們淮西一系,難道真要就此沒落了嗎?”
“是啊,太上皇明顯偏袒歐陽倫,咱們再這樣下去,恐怕連自保都難了!”
“李公,您說句話吧,咱們接下來該怎么辦?太上皇和陛下會不會遷怒于我們,徹底處理掉我們?”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語氣中滿是焦慮和不安。李善長卻坐在主位上,神色淡然,仿佛對眼前的困境毫不在意。他輕輕抿了一口茶,緩緩放下茶杯,目光掃過眾人,淡淡開口道:“諸位,稍安勿躁。”
他的聲音雖輕,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屋內頓時安靜下來。眾人紛紛看向李善長,等待他的下文。
李善長微微一笑,語氣平靜地說道:“諸位不必過于擔憂。太上皇和陛下,暫時不會對我們如何。”
“哦?李公何出此言?”一名老臣忍不住問道。
李善長捋了捋胡須,緩緩分析道:“首先,太上皇雖然今日對我們言辭嚴厲,但他并未真正采取行動。這說明,他心中仍有顧忌。我們淮西一系,畢竟是為大明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太上皇念及舊情,不會輕易對我們下手。”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其次,陛下雖然年輕,但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他清楚,朝中勢力錯綜復雜,若是冒然對我們動手,必然會引起朝局動蕩。眼下大明內憂外患,陛下不會愿意看到朝堂陷入混亂。”
“可是,歐陽倫那小子如此囂張,咱們難道就任由他打壓我們嗎?”另一名老臣憤憤不平地說道。
李善長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歐陽倫?他不過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刀罷了。刀再鋒利,終究是刀,用完了,自然會被收起。我們不必與他正面沖突,只需靜觀其變,等待時機。”
“李公的意思是……”眾人紛紛露出疑惑之色。
李善長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天空,語氣深沉地說道:“歐陽倫此次整頓吏治,看似風光無限,實則樹敵無數。朝中不滿他的人,可不止我們淮西一系。只要我們暗中聯合其他勢力,慢慢積蓄力量,等到時機成熟,自然可以反戈一擊。”
他轉過身,目光炯炯地看著眾人:“諸位,眼下最重要的是穩住陣腳,不要自亂陣腳。太上皇和陛下暫時不會對我們動手,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該低調的時候低調,該示弱的時候示弱,切不可再給人抓住把柄。”
眾人聽完李善長的分析,心中的焦慮漸漸平息下來。一名老臣忍不住贊嘆道:“李公高見!我等受教了!”
李善長微微一笑,重新坐回椅子上,語氣淡然:“諸位,記住一句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只要我們沉得住氣,這場風波,終究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