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太樂宮。
朱標捧著茶盞,指尖在青瓷上輕輕摩挲。
鎏金獸爐里龍涎香裊裊升起,卻遮不住老皇帝眉間那抹煞氣。
“父皇。“朱標終是忍不住開口,“近日御史臺連上七道折子彈劾歐陽妹夫,兒臣觀那陳瑛.“
“標兒。“朱元璋突然打斷,枯瘦的手指從奏折堆里抽出一張單子以及一本泛黃賬冊,“認得這個么?“
朱標湊近一看,竟是一份修鐵路的工料清單以及一份帳本。
賬本其中一行朱批赫然是齊泰字跡:“松木三十根改楊木,余銀二百兩充公“。
“這“太子瞳孔微縮。
朱元璋突然冷笑:“當年定下修鐵路,咱讓齊泰去修,讓他負責一半的鐵路修建,他的確做得不錯,不過.“龍袍袖口掃過案幾,露翻開賬本一頁:“現在錦衣衛交上來的是這個。“
貨運單上密密麻麻記載著:松木改楊木差價二百兩→潁川侯府管事領取→轉藍玉別院→購遼東人參→送李善長六十壽禮
“李善長這老狐貍。“朱元璋突然抓起硯臺砸向殿柱,墨汁飛濺如血,“以為用清流當刀,就能把水攪渾?就能挑撥咱和歐陽倫的關系?“
朱標呼吸微滯。
“您早知道.“
“咱當然知道!“老皇帝猛地拍案,驚得梁上灰塵簌簌落下,“修建京平鐵路如此大的工程,咱絕對不允許半點差池,早就讓錦衣衛盯死,各站驛卒都是咱的耳目!“
太子突然想起什么:“所以齊泰被貶保定.“
“保定站往北二百里就是居庸關。“朱元璋眼中兇光畢露,“李善長想借鐵路撈好處,咱就把他的人釘在鐵軌上!這是咱給他們最后一次機會!“
窗外驚雷炸響,照亮了老皇帝猙獰的面容。
一日上朝會。
當陳瑛再次出列彈劾歐陽倫時,朱元璋突然笑了:“陳愛卿如此關心鐵路衙門“太上皇朱元璋慢悠悠從龍椅上起身,“不如去太原站當個巡察使?“
陳瑛直接傻眼了,“太上皇”
本來陳瑛還想要辯解一番,但是抬頭對上朱元璋那要殺人的目光,最后雙腿一軟,直接跪了下去,“臣叩謝皇恩!”
“韓國公。“朱元璋和顏悅色道,“聽說你舊疾復發?咱特意讓太醫院配了藥。“說著示意太監抬上藥箱。
箱蓋開啟剎那,李善長踉蹌后退——里面整齊碼著三十根遼東人參,每根都纏著寫有生辰八字的黃紙!
“多多謝太上皇.“老國公喉結滾動,卻見朱元璋親手拈起最粗那根:“愛卿記得每日三片,這可是.齊泰用他的前途換來的。“
歐陽倫垂首立于官員隊列中,嘴角微微揚起,本來還以為今天又要廢些口舌,沒想到根本用不到他開口,老朱就將這些家伙給打了回去。
老朱雖然年紀大了,但腦子還真是越來越清醒了。
反觀李善長,越老.越活回去。
自己倒是省事了,給今天的老朱點個贊。
皇宮,太樂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