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倫卻氣定神閑地撣了撣衣袖:“韓國公言重了。下官只是陳述事實罷了。自洪武二十一年以來,好幾次北伐了吧,大部分都是以淮西將領為主帥,結果如何?“他環視眾臣,“次次勞民傷財,次次無功而返。這難道不是事實?“
殿中眾臣聞言,紛紛低頭竊竊私語。
李善長分明看到,就連平日與他交好的幾位大臣,此刻眼中也流露出思索之色。
“你你.“李善長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反駁。
他忽然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不該與歐陽倫在朝堂上爭辯。這個年輕人言辭犀利,思維縝密,更可怕的是,他總能找到最刁鉆的角度發起攻擊。
藍玉見狀,再也按捺不住,一步跨出:“陛下!臣請與歐陽駙馬當場比試兵法韜略!若臣輸了,甘愿退出此次征討!“
殿中頓時一片嘩然。朱標眉頭緊鎖,正要開口,卻見歐陽倫忽然大笑起來。
“涼國公,您這是要以己之長攻人之短啊!“歐陽倫搖頭笑道,“您征戰沙場數十載,卻要與我這個'紙上談兵'之人比試兵法?贏了又如何?能證明您更適合對付乃兒不花嗎?“
藍玉被這一問,頓時語塞。
歐陽倫趁勢轉向朱標:“陛下,臣還是那句話,有些時候無法解釋的時候,咱們不如換一換,說不定這一換,玄學站在了咱們這邊,北元估計就滅了!“
“這”朱標被歐陽倫說的這話,弄得一愣一愣的。
要不是眼前這么多大臣都在,他非得拉著歐陽倫仔仔細細問上一遍,難道自己妹夫歐陽倫也信上玄學這東西了?
要知道在朱標的印象當中,歐陽倫對于鬼神玄學什么的,最是嗤之以鼻,最推崇的自然是科學,那句“科技就是力量,就是生產力”“科教興國”可都是歐陽倫嘴里說出來的。
但.歐陽倫說得也對,之前的征伐北元,基本上都淮西將領占主導,每一次都是有贏的概率,但次次都沒有成功,特別是上次他御駕親征,眼看著都將北元大軍打得丟盔棄甲,結果.被藍玉強行送了一波,最后只能是作罷。
藍玉是故意的?
那肯定不是,畢竟要是查出來藍玉是故意葬送這三萬大軍,他父皇朱元璋早就把藍玉抽筋扒皮了。
可藍玉當初帶著三萬大軍追擊的時候,即便他朱標都不會覺得藍玉會敗得這么慘。
莫非這里面真的像歐陽妹夫說的那樣,有玄學的東西在里面?!
李善長眼見局勢急轉直下,心中懊悔不已。
他本想在朝堂上打壓歐陽倫,卻不想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不僅沒能促成藍玉掛帥,反而讓淮西將領的威信受損。
“陛下.“李善長還想再爭,卻被朱標抬手制止。
朱標緩緩站起身來,雙手負于身后,目光溫和地掃過殿中眾臣。
“諸位愛卿,今日所議之事,朕已了然于心。“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沉穩,“歐陽卿所言,雖有些……玄妙之處,但細細想來,倒也不無道理。“
他頓了頓,看向李善長和藍玉,語氣更加和緩:“韓國公、涼國公,二位皆是我大明肱股之臣,多年來為國征戰、殫精竭慮,朕心中自是感念。過往北伐之事,勝負乃兵家常事,朕從未因此怪罪于諸位。“
李善長神色稍緩,但仍忍不住道:“陛下,老臣只是憂心……“
朱標微微抬手,示意他不必多言,繼續道:“不過,歐陽卿所言,確實值得深思。自洪武二十一年以來,數次北伐,雖各有原由,但結果皆不盡如人意。或許……換一換思路,也未嘗不可。“
藍玉眉頭緊鎖,忍不住道:“陛下,臣并非貪功,只是北元乃兒不花狡詐兇悍,若無經驗豐富之將帥統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