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如此。”呂布擺擺手,背著手走動兩步:“說是欲學唐朝,不如說朕想重現漢唐之盛,使百姓以做齊人為榮。”
頓了一下:“若只是論漢民的話,治下的百姓也過于少了。且起兵以來,朕也得不少渤海人支持,王卿、高卿、楊卿三人相助甚多,軍中如今渤海籍、奚人也漸多,他們與我等也沒甚不同……”
這個世道到底與大漢不同。
心中閃過的話語讓呂布眼神帶著幾分悵然,對面前這些人來說,異族之人入朝或許已經司空見慣,而他……
滿打滿算也才看了十年。
“陛下說的是,契丹人的前車之鑒當做為我等警示。”李助放下捻胡須的手:“不過草原之人更畏懼武力,陛下不如去文前方的完顏將軍讓他等打的狠一些,多殺青壯等成年男子,等入冬后多數部族必然因青壯缺失而陷入困境。
屆時我等一邊以漢學堂的人教導他們,一面輔以都護府的治理,過個十幾二十年,當能有所獲。其實臣還有一法……”
停了一停,嘴角微微勾起,露出唇里幾顆牙齒:“草原上人逐水草而居,陛下日后亦想收其為己用,是以壞其水源不可為也,然草原上草甚多,若是能讓牲畜可食用之草減少,則亦會加重他們對我齊國的依賴。”
喬冽、房學度疑惑看他一眼,呂布走過去:“如何減少青草?”
“蝗蟲。”李助沒賣官司:“我等可以培育一些蟲卵,或者帶些成蟲去往草原,此蟲才飛下即交合,數日即可產子,日以長大。又數日,其中出如小黑蟻者,即鉆入地中,來年禾秀時乃出,隨即成災,成災,則山川草木皆盡。”
呂布遲疑一下:“似此……若是蝗蟲飛入我齊國境內豈不亦是一災?”
一旁房學度拱手開口:“陛下勿憂,此蟲非不可治,臣記得宋國也多有蟲飛而起,卻都沒能形成災禍。”
喬冽亦是點頭:“臣曾在師父觀中見過一書,記載熙寧十年,神宗帝頒布過‘除殄蝗蟲種子法’,哲宗帝元符元年有‘捕蝗法’,都是對應之法。”
說著看去李助:“李郎中既然說出此法,必然也是有應對之策吧。”
“不錯。”李助點點頭,笑瞇瞇的道:“臣看書較雜,早年又喜在江湖浪蕩,知道不少防治之法,雖不敢說定讓國內無災,卻敢保證可防可控,損失應能降低不少。”
“也就是說仍是會有損失……
蝗災……”
呂布面上陰晴不定,緩緩踱步轉了兩圈,終是站定:“也罷,若是以一時之痛換數十年安穩亦是好事,此事由李卿去主持,記得不可讓蟲災在我齊國郡縣內蔓延開,不然定斬不饒。”
李助拱拱手:“遵陛下旨意。”
“喬冽。”
一旁已經蓄須至四寸有余的人上前一步:“臣在。”
“你與劉敏兩人負責監察臨近草原的動向,以及牧民水草、田地的狀況,有災賑災,無災防護。”
“遵旨。”
接著呂布豎起一根手指:“還有一事,朕意讓齊國之民無論番漢盡皆蓄發,不知你等有何意見?”
三人相互看看,喬冽斟酌著開口:“陛下之意乃是好的,只是怕有些番民固執,畢竟遼人近兩百年之治形成的觀念非是輕易能改。”
“臣建議立下法度以推行此事。”房學度皺下眉頭,隨即開口:“以明年為期,凡是不蓄發者罰沒錢財千錢,入牢城營勞作以贖己罪。”
呂布緩緩點一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