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朱老四現如今正在金山城內溜達,而身邊,三個兒子齊刷刷地跟隨于左右。
雖然兒子們也還十分的年輕,甚至可以說是稚嫩。但是朱老四考慮再三,還是決定要讓三個兒子好好地跟隨著自己。
哪怕是他們現如今不懂,那也得讓他們多看一看,作為一位上位者,該當如何去治事,如何治人。
畢竟殷商大陸這么大,未來自己的這些兒子,也不可能全部都局限于一地。
甚至自己也會考慮,把兒子們也分封分封。
沒辦法,主要是這里太過地廣人稀,自己想要經營好目前自己所獲得的這些土地。
就必須要進行擴張,可問題是,用其他人,朱老四實在是有些放心不下。
就像親爹老朱,為什么會把自己分封到這里來,不就是因為有血脈的羈絆,所以才能夠放心。
而且老大性子沉穩,倒是個守家的,而老二性格張揚外露,又頗有勇力,肖似自己這個當爹的,最是適合開拓進取。
此刻微服私訪的父子一行人來到了街邊一處店面坐下之后,要了幾份快餐。
所謂的快餐,這于是源于上海,當初常二郎為了當時的各大工廠的工人們能夠吃得好也吃得飽。
便整出了食堂飯,一個固定的餐盤,然后可以幾葷,幾素,外加一碗湯或者是粥。
以此來保證人們既能夠吃飽,又還營養均衡,同時還節約不浪費。
而很快,這樣的就餐模式也被拿到了街面之上,最是適合許許多多沒有時間做飯需要做工的力夫、販夫等等。
就像現在,這間快餐餐廳里邊,一共有十多個花樣的菜肴,有辣的也有不辣的,有葷也有素。
另外,選貴的那種,還可以得到一罐子水果罐頭。
一家人就這么拼著個桌子在那里大快朵頤,耳邊,則傳來了那些食客們天南地北的口音。
既有北方山陜一帶的,也有南方,甚至是閩越一帶的,好在大伙來到了這里之后,為了便于溝通交流,也都努力地用那有些蹩腳的大明官話在那里交流。
有些人來到金山城這里已經超過了四年,而有些人則這才剛抵達這里。
在這里的薪水,是要比大明那邊高出近三分之一,不如此,也不會吸引那么多的百姓來到這里。
不過還是有不少的人在那里抱怨,這殷商大陸的土地都是完全屬于國有。
讓他們沒有辦法去當大地主,不過這樣一來,最大的好處就是,他們耕作的土地,只需要向國家繳納規定的稅賦,剩下的就屬于是他們自己的。
另外這里到處都缺工人,不論是伐木,還是修路搭橋,總而言之,只要你努力,賺到的財帛就足夠養活一家人。
而且這在金山城,官府開辦了許多的掃盲班,另外還設立了一所金山城綜合職業技術學院,專門招收那些十歲到十五歲的孩子就讀。
這自然是效仿那大明松江府那邊的模式,從這所學校畢業的年輕人,工資會更高。
當然那些所有的工廠也都有自己的掃盲班,為的就是整體性地提高這些老百姓們的識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