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寺當中能夠找到道教建筑物的痕跡,甚至還有三清神像,可以說是讓人不可思議。
即便當時東晉時期,玄學流行,名士清談,蔚然成風,但能夠做到這種地步的人也并不多。
考古隊的人不禁議論紛紛。
“連三清神像都敢公然在寺廟里面供奉,這寺廟有點意思。”
“雖然說當時玄為佛用盛行一時,但是也不至于到達這個程度吧。”
宋教授聽聞卻是搖了搖頭,“你們還是格局太小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間房子的主人就是支遁大師呢”
歷經千年,再加上流水的侵蝕,整棟寺廟里面的墻壁都有不同程度損壞。
所以考古隊的人只能根據大概范圍,還有地面的陳設,刻畫出大殿還有廂房的位置,但是并不準確。
他們也無從考究,支遁大師究竟是在遺跡具體哪個地方圓寂的。
可如今宋教授看著附近的擺設,心里已然有了想法。
聽到他的話,全場頓時嘩然一驚,“教授,這怕是不可能吧,怎么可能會是支遁大師的呢。”
宋教授看著三清神像,“如今被我們熟知的玄為佛用,便出自支遁,并且在當時掀起一股浪潮,擁有不少的追隨者。”
其他人點了點頭,他們熟知東晉歷史,自然也知道這段典故。
支遁精通老莊之說,佛學造詣也很深,他家世代崇信佛教,信仰毋庸置疑,肯定是非常堅定的,不會因為外界所影響。
談玄,也只是他發揚佛經,宣傳佛理的一種手段。
魏晉時代老莊的玄學極盛行,佛教僧侶有的也加入了清談的行列,佛經也成了名士們的清談之資,在當時極大推動了佛玄的發展。
而支遁幾乎是這種風氣的代表人物,一生交往的名士很多,名士也喜歡和他來往,并且非常推崇他。
有人不解問道“但是這又能說明什么呢”
宋教授繼續講解,“聽說支遁晚年也曾研究玄學,玄為道的前身,那么在他的寺廟當中有道教痕跡似乎也說的過去,雖然有些忌諱,但誰讓他是支遁呢”
細細思索的確是這樣的道理,能夠在寺廟里面如此大張旗鼓,甚至沒有任何人反對,除了支遁本人的話,應該再也沒有其他人敢做這樣的事情。
“都說支遁對玄學頗有鉆研,如今看來這話果然不假。”
眾人驚嘆無比,仿佛看到了一個得道高僧拿著莊子和當時的東晉名流之士暢談佛法。
聽說支遁對于清談家最為宗奉的典籍莊子有獨到的見釋,對于莊子的逍遙游篇尤能獨抒己見,曾為當時名士王羲之等所欣賞。
“這個地方應該就是支遁曾經居住的廂房,大家仔細找找不要遺漏什么地方,說不定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眾人心中肅然起敬,更是不敢輕視,小心翼翼的在古建筑物當中,搜尋著前人遺留下來的痕跡。
“教授,這邊有發現。”
只是過去不久,便有了線索。
聽到呼喚,大家紛紛放下手頭工作跑了過去。
就在發現三清像的不遠處,有棟特別的建筑物,從外觀上來看十分小巧,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而且里面十分完整。
眾人推測之前應該是類似密室的存在,所以才會保存的如此完整,連泥沙都比其他殿宇少了許多。
“聽說魏晉名僧都會在寺廟里面建立密閉的房間用來坐化,莫非這里”
眾人呼吸漸漸變得急促起來,沒想到他們真的找到了支遁圓寂的確切位置。
若是真能找到支遁遺骨,這必將是震驚考古界與佛界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