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這當中的曲折故事,宋教授感慨不已。
助理也在旁邊跟著感慨,“是啊,誰能夠想到我們熟知的成語故事,居然還有另外的說法,完全推翻了我們之前的認知。”
“所以這則故事當中的荊河,就是劍身上面所刻的荊河”
宋教授若有所思,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情況來看,應該不可能出現第二條荊河。
而且劍身上面還有撐船老翁幾個關鍵字,再一想到后面有關刻舟求劍故事的說法
宋教授驚訝道“莫非這把劍的主人就是那個撐船老翁”
隨后,考古中心的人查了大量資料,甚至還聯系上了當初發表那篇觀點的網友,得知了他的真實身份。
竟然還是個年輕人,名叫齊學清,也是歷史研究專業,成績很不錯,也屬名師門下,其師可不一般,在業內頗有建樹。
宋教授又咨詢了一番齊學清的老師,得到一些解答后便徹底沒了懷疑。
原本以為只是普通的青銅古劍,沒想到抽絲剝繭追查下去,竟然還查到了一則相關的成語典故。
而在這典故當中,竟然還籠罩著一層歷史迷霧。
一時間,眾人的疑惑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加深許多。
“宋教授,這把青銅古劍真的是刻舟求劍里面的那把劍嗎”
面對學生的詢問,宋教授眉宇間的褶皺幾乎能夠夾死一只蚊子,他嘆了口氣道“這個不好說。”
雖然古劍上面刻有荊河一翁爾的相關字樣,刻舟求劍的故事恰好也是在荊河發生,但這些都只是考古中心的猜測,目前并無切實證據能夠證明。
“時間地點都能夠對的上,沒準這真的就是成語典故里落入河中的那柄佩劍呢”
“那么問題來了,在這個成語故事里面,最后也沒有說明老翁有沒有撈出來這把劍,此劍怎么會落入支遁大師的手里”
“這話也不對,你也說了是成語故事,后事如何我們也無從知曉,說不定已經被人打撈起來,只是未曾有記載呢。”
“不過這些也都是我們的猜測,這把劍為何最后會落到支遁大師的手里,又為何這么重視,依舊沒有線索,還需要調查。”
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就算弄明白了古劍的來歷,但也無法解釋它為何會出現在支遁的手上。
青銅古劍是否是刻舟求劍故事里面的佩劍,這點已經無從考究,但是根據如今的線索,兩者有密不可分的聯系。
直到晚上,一天繁忙的工作才結束,工作人員陸陸續續的散去。
深夜。
研究中心里面已經空無一人,工作人員都已經休息去了,有的回家,有的住在宿舍。
“噠噠噠”
空曠的走廊傳來巡邏人員的腳步聲,眼看周圍沒有沒有任何可疑人員,又檢查了設備,顯示一切都運轉良好,他這才放心離去。
時值深夜,不知何時起了霧,漸漸籠罩了文物保管室。
那把古劍正擺放在架子上,此刻竟然兀自輕顫,響起了若有似無的嗡鳴,霧氣頓時掀起漣漪,好似歲月長河泛起漣漪,一點點的將劍身吞沒其中。
好似它本不屬于這個時空,如今正在被時空給抹除痕跡。
隨著時間的推移,霧氣也緩慢消散,隨之消失的還有那把戰國古劍
一夜過去。
天空逐漸露出魚肚白的神色,早晨七點鐘,考古中心便響起了陸陸續續的腳步聲。
因為最近太忙,所以大家都很自覺的早些上班。
助理是第一個抵達文物保管室的人,因為要給宋教授拿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