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他還是個撐船的”
“這可少見啊,撐船老翁也有配劍”
能夠刻上這樣一句話,不管撐船老翁是不是劍主,肯定和這把劍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此劍的原主人可以先放在旁邊,關鍵是支遁從何獲得這把跨越千年的古劍
又因何而如此珍惜
數不清的疑云環繞在宋教授等人的心底,但暫時沒有線索,只能繼續清理文物,希望能獲取一些信息。
而隨著宋安教授等人的日夜忙碌,這個消息也很快傳遍了京都考古中心。
“聽說沒有,宋教授他們從東晉時期的遺跡當中,帶回來了一把春秋戰國的青銅古劍。”
“這把古劍還是支遁高僧所擁有,坐化圓寂的時候都放在身側呢。”
“什么竟然還有這等奇事。”
“實在是太奇怪了,魏晉和春秋戰國相差千年吧,這把劍從何而來支遁大師又是怎么獲得的。”
“宋教授他們正在忙著調查呢,也不知道最后會是什么個結果,不過這段歷史里,顯然很有挖掘的意義啊”
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對此議論紛紛,一個是千年前的高僧,另外一個是比高僧時間還要久遠的古劍。
按理來說,兩者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偏偏就被宋教授他們給碰上了,而這埋藏千年的謎團,幾乎讓大家夜不能寐。
但兩天時間過去后,依舊沒有任何線索,按照支遁對此劍的珍視程度理應留下一些記載才是,但翻遍史書和文獻,都沒有記錄支遁身邊有這樣的青銅古劍,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黑色的劍身就像是一個幽靈似的,縱觀整個考古學界,都是少有奇事,將整個考古中心都籠罩在疑云里面。
既然支遁這邊沒有任何線索,眾人只好把目光放在了古劍身上。
其實這把青銅古劍本身并不算特別重要,出土的青銅器具有許多,比它年代更為久遠的都有,若無特殊的歷史意義,則算不上稀世珍寶的行列,能評個一級文物就不錯了。
但重要的是它如今和支遁大師形成了密切關聯,里面肯定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這就變得耐人尋味起來。
至少要搞清楚古劍的來歷,或者它本身有什么神秘之處,能夠讓支遁另眼相看。
而現在,除了得知它是來自春秋戰國,唯一的線索便是那行小字了。
荊河一翁爾。
這段話其實不難解釋,指向性也很強,所以在此之前,便已分出去一部分人手,專門針對古劍來歷進行調查。
也就在這一日,好消息來了。
“宋教授有新線索了”
助理急匆匆的跑過來,手上拿著不少資料,“經過調查,還真有荊河的存在,而且這條河流還大有來頭。”
宋教授詫異,看著助理手上遞過來的資料,神情頓時復雜到了極點。
荊河經過千年的變化,準確來說,現在應該叫它安河才對。
經過大量的資料還有研究,可以證明安河的前身就是荊河,在楚國的邊界處,而這里也是刻舟求劍典故的發源地。
“宋教授,不知道你先前有沒有刷到,關于網絡上流傳很廣的歷史詭談故事說的就是刻舟求劍的典故,后面網上有歷史愛好者調查,發現典故的主人公其實是一個撐船老翁”
宋教授卻是露出了疑惑的神情,“歷史詭談”
雖然宋教授他們也是搞歷史研究的,但是研究有很多種,方向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宋教授年紀大了,也不怎么上網。
所以對于先前沸沸揚揚的事情并不知道,如今聽到助理仔細解釋,這才知道個中緣由。
“沒想到這里面還有如此門道。”